上周,一位宝妈在宝妈群分享了她的故事:
“我家宝宝打完百白破疫苗后,晚上突然高烧到39.8℃,还全身起了大片红疹,我吓得手心都是汗!
本来以为是普通发烧,但发现宝宝呼吸急促、连哭声都变弱了,赶紧抱着他冲去医院。
医生说这是严重的过敏反应,幸好送医及时,不然可能更危险……”
这个案例让很多家长后怕:疫苗反应何时是“正常”?何时必须立即就医?
一、需要“立刻送医”的6大信号
1. 高烧不退或超高热(体温>39℃或持续>48小时)
一般来说,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发热大多会在 1-2 天内自行消退。
但如果发热持续超过 3 天,体温居高不下,或者体温超过 38.5℃且经过退热处理后仍无明显下降,需及时就医。
别盲目用药:退烧药需遵医嘱,避免过量。
2. 呼吸异常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喘息、气促、鼻翼煽动、呼吸时发出哮鸣音或呼噜声等情况,
可能是疫苗引发了过敏反应,导致喉头水肿或呼吸道痉挛等,影响了正常的呼吸功能,需立即就医。
3. 严重过敏反应
疫苗接种后,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疹, 且伴有瘙痒,或者迅速蔓延至全身,这可能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就医。
4. 神经系统异常
正常的疫苗反应中,宝宝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等情况。
但如果宝宝持续哭闹时间超过 3 小时,且哭声与平时不同,声音高亢、尖锐,甚至出现超高调哭声,可能提示身体存在严重不适,如颅内压增高或其他神经系统异常,需及时就医。
5. 严重消化道症状
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度的呕吐、腹泻是比较常见的反应,但如果呕吐频繁,无法进食,或者腹泻次数较多。
导致宝宝出现脱水迹象,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应及时就医。
6. 局部严重反应
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是常见的局部反应,但如果红肿范围不断扩大,超过 5 厘米。
或者局部皮肤出现化脓、破溃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二、黄金观察期
●接种后半小时内是过敏高发期,务必在医院观察!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青,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 24-48小时重点观察
用手机拍照记录红肿/皮疹形态,记录体温变化时间轴。
接种后24小时内不洗澡、剧烈运动、接触新食物。
低热<38.5℃:多喝水、物理降温。
三、正常反应居家观察即可1.轻微发热(≤38.5℃)宝宝接种后24小时内低烧是免疫系统在“战斗”,多喝水、休息即可。
2.如麻疹疫苗后出现的稀疏红疹,通常1周内消退,不用过于担心。
3.卡介苗“标准反应”接种后2-3周局部红肿化脓,3个月结痂,无需处理!
四、理性应对
疫苗是宝宝的“健康铠甲”,但家长的警觉性同样重要!
记住:“宁可十次送医,不可一次延误”。如果宝宝出现上述任何紧急症状,第一时间就医是对自己和宝宝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