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我绝非你纯粹任性的道具,你的“假自我”不过是令人叹息的作死

浮生归来超少年 2020-07-09 12:31:04

在最近的一期《拜托了,冰箱》节目中,郭敬明肯定了自己“工作狂魔”外号,他坦言自己曾经因为在两个剧组连轴转。说完,何老师问郑爽:作为演员,有觉得特别艰辛的时候吗?

结果,郑爽直接撂了一句不拍了。听罢,整个演播厅都安静了下来。

接着,魏大勋谈到,自己拍戏最多一次连续拍了34个小时。

不料,郑爽竟得意洋洋地反问道: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潇洒地走开呢?

魏大勋只能无奈地笑笑说:对,对,对。

这时候的场面可谓十分尴尬。何老师还是尽力在圆场:你潇洒走开的时候,内心会不会有纠结,就说是不是不好?

郭敬明也问了一句:那假设导演说,小爽,我们这场戏得拍,那怎么办呢?

郑爽听完,竟哈哈大笑起来:“哭啊!”

那一刻,在场的人大概早已无语,都默默地闭上了嘴巴。

口无遮拦,却暴露了自己缺乏最基础的职业道德,极端又不专业。在线的网友三观也是碎了一地,这不就是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做事不认真,却又任性妄为的人吗?

剧组是一个大团体,你撂下挑子不拍了,剧组整个的工作进度谁来负责?要知道,如果女主角玩失踪,不仅对手戏演员无法正常拍戏,摄像灯光道具这些工作人员更是白白辛苦一场。

如果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任性也无所谓,但如果因为你而耽误了其他人,那就要反思一下什么叫“责任心”了。你拍戏辛苦,别人就不辛苦吗?大家都耗着时间围着你一个人转吗?这本来就是你的工作,是你的职责,连点责任感都没有。而郑爽却觉得理所应当,还把“不敬业”当做谈资拿出来炫耀,这完全就是没有职业道德啊!

后来郑爽又说非常羡慕现在的网红,拍拍照片、旅旅游就可以把钱给轻轻松松的挣了,她说如果要是有机会的话,自己也会这样去做网红去挣钱。

真的是非常幼稚又浮躁的一种心理,震惊了许多人的三观。要知道,现在哪一行也不容易干,郑爽只不过是看到了网红们的表象,觉得人家拍个照就把钱给挣了,但是人家背后付出的努力却是她没有看到的。

没有一个行业是容易的,就郑爽这种工作态度,换成任何一个行业都要了命了。无论是在职场中,或是任何工作圈中,别人不会因为你任性地哭闹就对你格外关照,你在家里任性惯了有人纵容,别人可不会管你。

参加《演员的诞生》时,郑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让搭档任嘉伦崩溃无语。

她工作的时候不够敬业,却仍然有大批粉丝拥护、心疼,那么,这对那些勤勤恳恳拍戏、踏踏实实地做人的演员何尝不是另一种伤害呢?

有网友爆出,曾经在拍摄《胜女的代价2》时,郑爽就因和张翰吵架闹情绪,没和剧组打声招呼就擅自连夜打包行李玩失踪,剧组联系不上她,最后只好用了替身。

后来和张恒交往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最后也是闹情绪故技重施。细数一下她参加过的综艺,就没有她没哭过的。

对郑爽一直都没什么好感,情感脆弱,是个极端反复的矛盾体,太过于情绪化,遇到事情总想着逃避而不去解决;而作为一名演员,演戏只会咬嘴唇,明明演技不怎麽样,却从未用心打磨,在演艺的道路上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不配做一个专业的演员!

在郑爽心里,作为一个演员,演技、态度什么的都比不过自己那任性的开心,实在不行就大哭一场,反正只要粉丝还爱她、流量还在,片酬就不愁涨。郑爽在任性,粉丝也在纵容着她任性。试问,这样一个不专业的演员,影视圈子为何还能对其如此的宽容?实在是令人费解。

有网友统计过,出道11年,郑爽的作品分数低得可怜。除了不断增长的年纪,没有一部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居然还是刚出道时拍摄的《一起来看流星雨》,而就是这个角色的红利,她吃了将近十年。

豆瓣上有一个提问:郑爽是如何保持演技的?高赞的前5个评论,分别是:

“郑爽瘦了”“郑爽胖了”“郑爽吃肉了”“谈恋爱了”“郑爽短发”。

一直以来,郑爽都是以“放飞自我”的形象频频上热搜,而她的这种“自我”其实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也就是说,她的“自我”更偏向于是一种“假自我”,是她自己的自以为是、自欺欺人。她一边标榜着“做自己”,一边又迎合别人的眼光,比如无数次的整容、瘦成“纸片人”等等,都是因为她内心的自卑和无用的敏感。

郑爽好像游离在这个娱乐圈法则之外,把放飞自我当做真性情和任性作死的资本,缺少了点对演员这个职业、粉丝为她创造的环境的敬畏和珍重,也无法合理规范自己的言行。要知道,观众可以接受个性,却不会承认永远的任性。如果她还老是一味地如此任性下去,那么,这残酷的成人世界终将抛弃她。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