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像一位温和的整理师,把春日的喧闹折叠成湿润的绿意,将我们推往夏天的门槛。

观尘 2025-04-20 18:51:06

暮春的雨丝落进茶盏时,牡丹正在庭院里谢幕。谷雨节气像一位温和的整理师,把春日的喧闹折叠成湿润的绿意,将我们推往夏天的门槛。

在这个春与夏的临界点上,我忽然读懂了:体面告别,才是生命最温柔的清醒。

二十四节气中最安静的节气,总是谷雨。它没有惊蛰的惊雷开道,不比清明有纷纷的追思,只是默默将雨水分给每一寸焦渴的土地。

苏轼在斜风细雨中写下“且将新火试新茶”,恰似成年人的告别仪式——不必锣鼓喧天,只需一壶新茶,便能将整个春天的故事妥善封存。那些来不及盛放的花苞,最终化作滋养盛夏的养分。

农人在谷雨时节把种子埋进土里,这何尝不是一种清醒的浪漫?

他们深谙雨水稍纵即逝,却依然笃信“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古老智慧。

就像三毛说的:“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真正的成长,是看懂了春光的短暂,仍愿在倒计时里种下来日的期许。那些被雨水浸润的承诺,终将在另一个季节抽芽。

古人在谷雨分三候:“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三个物候皆指向离别:浮萍无根却开始漂泊,斑鸠整理羽毛准备远行,戴胜鸟离开桑树寻找新巢。

这让我想起弘一法师的偈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最高级的圆满,或许恰是懂得在盛放时酝酿谢幕的勇气。

谷雨的温柔,在于教会我们:与其紧握落花,不如珍藏满袖余香。

有人说:“谷雨茶,经得起三泡。”第一泡清冽如初春,第二泡醇厚似仲春,第三泡淡泊若暮春。

人生的况味不也如此?当我们学会像谷雨般,把告别酿成滋养未来的甘露,便能读懂蒋勋说的“舍得之后,方见从容”。

春天的列车终要驶向夏天,但那些被雨水吻过的记忆,会在岁月里长成庇荫未来的森林。

站在季节交替的门廊上,且饮尽杯中春色。你看,檐角坠落的雨珠正折射出七彩虹光——那不是春天的句点,而是光阴馈赠给清醒者的棱镜,让我们在流转的四季中,始终看得见自己的澄明。

0 阅读:7

观尘

简介:无关乎年纪,相信只要去做,凡事都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