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步伐坚定,信心满满地准备走上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今年的此时此刻,这场“战争”又要即将拉开序幕了。
这场“战争”的主角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考研人,也叫“考研er”。

不知从何时起,他们成了“努力、拼命、追梦人、不服输”的代名词。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成功“上岸”。
在往年,为了“上岸”,他们到底有多拼?

论考研人的安全感,还得是书给的:书有多高,我就有多无坚不摧!

考研人的书有多高?
20本专业书?50cm?1m?
罢了罢了,这铜墙铁壁,也只能靠自己攻破了。

没有硝烟的“战场”,实则暗波涌动。
如果我这样起名,各位王子、公主又该如何应对?
各位表面上坐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实际上早就用热点名称聊起来了。

玄学在考研界也是得到了真传。
好运壁纸换上了,上岸锦鲤转载了,上分木鱼敲了……
我们要在精神和知识方面都面面俱到!

一椅,一杯,一人,考研人是最相信光的!追逐晨光,陪伴夕阳,走进月光,这一年,追着属于自己的光。

近十年来,考研几乎成为了每一位大学生都想要抓住的救命稻草。
历史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保持高位增长趋势,直到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峰值474万人。
然而,这两年却出现了「逆向考研」的新现象,据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减少36万人,呈现逆增长态势。

今年的考研人似乎也没有往年“疯”了,越来越多的考研人开始“佛系考研”了。
也许是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风浪,考研人的心态逐渐Peace,开始能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小宇
曾经的他会坚持每天学习12-13小时,起早贪黑,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各科的真题都要刷好几套,非常勤奋。他甚至把自己变成一个学习机器,两耳不闻天下事,仅凭一套又一套的卷子、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来确认自己的安全感。因为太看重这场考试的结果,导致最终考研失利。
当他回想这次经历的时候,他总结道:“不要苛求自己、不要放弃休息时间、不要内耗。”
失败的经历让他觉得“考研从来都不应该是漫无目的地死磕,而是要时刻平衡好自己的情绪,打破对考研的神化,才能轻装上阵”。

@ZHANG
她二战失败后,很崩溃。她甚至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中“为什么别人都能上岸而她偏偏不能”?但这种情绪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她便走了出来,选择了勇敢地直面现实,进入了职场。
进入职场后的她发现,职场并非想象中的复杂,甚至还有很多新奇的体验,在就业环境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她也在某种意义上迎来了“上岸”。

这次的经历让她意识到,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差,我们每个人不妨都把战线拉长一些,看得更长远一些,也许会有更多的可能。

这届考研人之所以没有往年“疯”了,是因为他们能开始正视考研这件事本身,开始打破对考研的神化,主打一个“不要拿考研当回事”,甚至有人专门总结了考研上岸的邪门小妙招:

有些纯玄学,有些是基于心理学,但无论是基于什么,只有能让考研人打破焦虑、保持好心态,就是好招。
考研本质上来说是一场“与我之战”,对于成功者而言,挑战永远还在。赢得这场战斗的人也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且没有退路;而对于失败者来说,无非继续战斗,或者是放弃。
但无论何种结果,生活都将继续,时间也不会因此停下脚步。

虽然唯学历论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对社会公平有积极价值。但是当时代越发展,体现人价值的方式也就更多样,考研也将会由“唯一”变为“之一”,这条独木桥或许不会再迎来千军万马的时代。
尽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然在吸引着无数的年轻人进入,但是对一些人来说,参与这场战争的意义却远比赢得它更重要。

2024考研,倒计时一天;
愿所有考研人明天都能凭借着平和的心态,顺利上岸!
“祝每一位考研人都能得偿所愿,去到更大的世界!”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