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非要你早起喝粥和老婆逼你逛街背后的心理机制

育娃干货铺 2025-04-06 15:11:42

一天,你刚刚睁开眼,还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正在享受难得的周末闲暇时光。

这时,你妈妈突然走进来,把你拉起床,硬塞给你一碗粥,坚决要你吃完。

你心里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照做了。

而另一个场景可能是这样,你正准备窝在沙发上看电影,老婆却拉着你,非要你陪她去逛街,不买东西,只是单纯地“逛”。

你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这种生活中的小事,时常让我们觉得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行为,总是在迎合或被迫依赖别人的意志。

“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让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行为模式。

这类似于你妈妈硬拉你早起喝粥,或者你老婆逼着你逛街,表面上是关心,但实际上是在操控你的行为和情感。

这个概念剖析起来更有趣,涉及到很多细腻的心理活动。

我们一开始可能会觉得这种关注和“爱”让人愉悦,但时间一长,就会让人感觉有些压迫和被控制。

无论做什么,都仿佛在照顾别人的情绪。

让我们说说依赖型投射认同。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你的帮忙?

“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我应该怎么做?”“你能帮我吗?”等等问题层出不穷。

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很崇拜你,总是依赖你,这让你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愿意去帮助他们。

不过,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他们在潜移默化地控制你。

你对他们的帮助变成了压力。

拒绝他们后,你会感到愧疚,觉得自己太无情。

其实,这正是他们“扮猪吃老虎”的方式,通过依赖来控制你。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

往往这些人从小就习惯依赖来获得关注,他们的父母可能是严重控制型的,要求孩子必须听话。

他们只能通过依赖来获取好处,独立是不被欢迎的。

权力型投射认同,则如同职场中那些“强势”的领导或朋友。

他们爱命令人,否定他人意见,感觉自己很强势,让你觉得被贬低、瞧不起。

这种类型让你不由自主地屈服于对方,什么都听他们的。

他们的底层心理是什么?

这些人的潜意识里,早期和照顾者(比如母亲)的关系往往是反向的——照顾者很脆弱,需要他们的帮忙。

他们习惯支配别人,因为“支配”本身代表着他们掌控了自己在关系中的地位。

甚至有些人的照顾者对他们的照料严重欠缺,这种欠缺让他们在内心勾勒出一个永不离开的爱人形象,于是他们长大后会不容许伴侣有独立意志。

情欲型投射认同则更复杂一些。

你有没有遇到过通过性的方式来建立关系和维持关系的人?

被这样的方式对待时,会有被吸引和性的冲动,但如果真的走进这种关系,就会发现这是一种控制。

对方通过性来控制,从而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人在童年早期,可能对性有过错误的认知,认为性是建立关系的唯一通道。

如果想建立稳定关系,就一定要通过性。

这是一种矛盾的现象:虽然他们很擅长通过性建立关系,但内心却不一定享受性,因为这只是他们防御自己“不值得被爱”想法的一种手段。

迎合型投射认同则主要表现为“自我牺牲”。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朋友,总是放弃自己,把别人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

“我这么拼命地工作是为了你”“你总认为我为你付出的理所当然”这样的说法可能耳熟能详。

一开始,你会觉得他们对你很好,感觉很舒服。

但随着时间推移,你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如果不回报对方,就会有强烈的内疚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在潜意识中传递“你欠我的”信息,达到控制目的。

这样的模式通常是他们童年靠近父母或养育者的唯一方式,通过对别人好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生活中的这些细节,其实都是“投射性认同”的表现。

无论是依赖、权力、情欲还是迎合,都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被控制。

理解这些心理机制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关系,避免被不健康的控制所困扰。

生活中的细节,都是心理学的缩影。

你有没有觉得,掌握这些知识后,再面对妈妈非要你早起喝粥或者老婆逼你逛街这些事时,心态会变得更轻松一些?

理解背后的心理机制,不仅让我们学会应对关系,也让我们反思如何更健康地对待身边的人。

对于这些日常小事,我们不妨站在一个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它们,或许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0 阅读:1

育娃干货铺

简介:搜罗满满育儿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