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华夏数千年的黄酒,为何如今少有人喝?难道黄酒还不如酒精酒

张昭看美食 2025-04-18 20:19:37

导语:风靡华夏数千年的黄酒,为何如今少有人喝?难道黄酒还不如酒精酒

黄酒,作为全球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是我国独有的瑰宝,在华夏大地上已经风靡了数千年。

在古代,无论是达官显贵的盛宴,还是普通百姓的家常小酌,黄酒都是桌上常客。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近代,仅仅兴起不到百年的白酒,却强势占据了中国90%的酒水市场,就连口感欠佳的酒精酒,市场表现也比黄酒亮眼。

曾经风光无限的黄酒,如今却只能偏居江浙一带,这不禁让人疑惑:风靡华夏数千年的黄酒,为何如今少有人喝?难道黄酒真的比不上酒精酒?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单从酿造原料来看,黄酒就有着绝对优势,黄酒采用纯粮酿造,主要原料是稻米,天然纯粹,而酒精酒则是由食用酒精、食用香精以及各种添加剂勾兑而成,喝完不仅容易上头,还让人浑身难受。

既然如此,那黄酒为何会沦落到这般田地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粮食匮乏给黄酒带来了沉重打击

我们都知道,黄酒的酿造离不开大量粮食,建国后,受自然灾害影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作为“耗粮大户”的黄酒产量大幅下降。

而此时,现代蒸馏技术取得发展,人们从薯类物质中提炼出了“食用酒精”,白酒抓住这一机遇,开启了酒精勾兑酒的发展之路,迅速崛起,逐渐蚕食了黄酒的市场份额。

二、定位不够清晰

除了核心产区,在很多地方,大部分人买黄酒不是为了饮用,而是用于烹饪,这使得黄酒被贴上了“厨房用品”的标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酒和啤酒着重塑造社交属性,无论是大型宴会还是小型聚会,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黄酒却很难在这些场合崭露头角。

三、黄酒缺乏文化推广

黄酒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在宣传推广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反观白酒,大型酒企每年都会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和文化打造。

而黄酒就像一位“佛系”隐士,不怎么进行广告宣传,在竞争激烈的酒水市场也不主动出击,导致白酒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黄酒则渐渐沦为小众酒。

尽管白酒和黄酒如今的市场地位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中国独特的酒文化,凝聚着老祖宗的智慧,并无好坏之分,大家按需购买即可。说到买酒,其实真正摆在我们广大消费者眼中的难题,是复杂的酒水市场。

如今的酒水市场,消费者想要选到好酒并非易事,买便宜了,担心酒质不过关,喝了伤身体;买贵了,家里人又会有意见。那咋办呢?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跟着大众口碑去选大厂出品,纯粮酿造的,就比如下面这一款白酒和一款黄酒,口碑都很不错,快来看看你喝过没。

南池翠N9酒

这款来自邛崃的52度浓香白酒,甄选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这五种优质粮食,经传统大曲浓香固态工艺酿造,经100多天的发酵后,再于陶坛中窖藏9年,造就了其丰满醇厚的酒体,口感细腻又柔和。

这款酒出自四川一家有着多年酿造历史的老牌酒厂,自1998年起,就已位列四川八大原酒厂之中,酒厂拥有35000平方米的酿酒车间,配备2000多个发酵窖池,37 年来,酒厂始终专注于提升酒质,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一心只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美酒。

更让人惊喜的是,它价格十分实惠,仅100多元,可品质却不输给市场上那些300至400元的大牌白酒,堪称“名酒平替”,大厂酿造的,酒质有保障。

虽然有52度,但下咽时柔顺爽净,并不会很辣喉咙,即便多喝了点,也不容易上头,醒酒也快,不耽误事。

会稽山

作为黄酒品牌中的佼佼者,年产量高达8万吨,拥有两百多年的酿酒技术和经验。

还是“中华老字号”,酒厂位于鉴湖水系中上游,水质清澈,再加上当地优质的糯米和黄皮小麦,经过多次压榨去除杂质。

酿出的酒色黄亮清澈,如同琥珀,酒香馥郁优雅,口感醇厚甘爽,不过,这款酒后劲较大,酒友们饮用时可得注意适量。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了,大伙喝过黄酒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