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天才发现,酒徒分5个段位!你在哪个段位?
白酒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符号,酒桌上的推杯换盏、深夜里的独酌小饮,都藏着咱老百姓的生活滋味。今天跟几个老餮们喝酒,交流后才发现,酒徒能按 "段位" 分成五等 —— 您瞧瞧自己,现在到哪个段位了?
青铜:初入江湖・豪饮派(入门级)
这级酒友主打一个 "随性",喝酒全凭气氛带动。朋友喊一句 "走一个",立马端起杯子仰头就干,管它是浓香酱香,喝的就是个热闹劲儿。他们分不清回甘和辣喉的区别,只觉得酒液下肚能炸开话题、烘热场子就行。
比如周末撸串时,三两下灌完半瓶,重点不是品酒,而是借着酒劲跟兄弟拍肩吹牛。喝多了第二天头疼脑胀也不在乎,下次碰杯照样爽快:"感情深,一口闷!" 这阶段的快乐最单纯,酒是社交的催化剂,是融入圈子的通行证。
白银:渐入佳境・风味探索者(进阶级)
喝着喝着,开始琢磨 "这酒好像跟上次喝的不一样"。逐渐能尝出浓香型的窖香、清香型的干净,甚至会在酒桌上点评:"这酒有点回甘,比上次那瓶顺溜。" 不再盲目干杯,懂得先抿一口在嘴里打转,跟同桌讨论 "这酒是不是有点粮食香"。
而且会主动尝试不同牌子,超市货架前会瞅瞅标签上的 "香型",开始有了 "适口" 的概念 —— 比如发现自己更喜欢绵柔的口感,就不再硬灌辛辣的高度酒。这时候喝酒,从 "牛饮" 变成 "品饮",开始享受风味带来的微妙差异。
黄金:资深玩家・品质把关人(专业级)
到这段位,喝酒前先看 "出身":是不是纯粮酿造?酒厂有没有历史?就像买茶叶讲究产地,选酒也要看 "户口"。知道宜宾产好酒、茅台镇出酱香,逛酒柜会翻配料表,看见 "食用酒精" 扭头就走。
喝的时候更讲究:倒杯先观色,挂杯怎么样?闻香分前中后调,入口品层次感,咽下后感受回味长短。跟人聊酒能说出 "这酒用的是老五甑工艺"、" 基酒窖藏了三年 ",甚至能喝出不同批次的细微差别。这时候喝酒,喝的是匠心,是对品质的执着,宁缺毋滥。
钻石:文化饮者・历史追味人(达人级)
喝酒喝出情怀了。看到 "文君酒" ,会想起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提到 "泸州老窖" 能说出百年窖池的历史,喝黄酒能聊到《兰亭集序》里的流觞曲水。
他们懂得白酒是活的文化载体:固态发酵工艺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香型折射地域性格 —— 北方酒烈如汉子豪爽,南方酒绵似文人雅致。甚至会收藏有年份的老酒,觉得每瓶酒都装着一段时光。这时候喝酒,杯里盛的不只是酒液,更是千年酒文化的回甘。
王者:酒中隐士・生活艺术家(宗师级)
最高境界的酒友,喝酒喝的是心境。不一定天天喝,但喝必讲究:春日踏青带小酒壶,配着野花野草喝的是诗意;冬日围炉温半盏,就着老友絮语喝的是暖意。
懂得 "小酌怡情" 的真谛,从不过量,酒杯端起是生活仪式感,放下是清醒自在心。他们不追求名贵酒款,却能从平价纯粮酒里喝出岁月静好,就像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那份淡然。喝酒于他们,是生活的调味剂,是与自己和解的媒介。
说了这么多段位,您是不是也在对号入座?其实不管哪个级别,爱酒之人都躲不过这些烦恼:想喝到纯粮好酒却怕踩坑、送礼不知怎么选有档次、朋友聚会找不到性价比高的口粮酒...... 别愁,给大家掏心窝推荐一款能 "通杀" 的好酒 —— 南池翠酒 N9。

这酒产自 "中国白酒原酒之乡" 四川邛崃,那儿的水土天生适合酿酒,好山好水养出的粮食饱满,酿出的酒自带 "先天优势",不输酒都宜宾、酒城泸州。
工艺上用的是传统固态发酵,5 种粮食(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配比讲究,经过 90 天超长发酵,窖池还是20 年以上的老窖,光这工序就甩了酒精勾兑酒几条街。酒厂是有30 多年历史的老牌子,年产原酒上万吨,给不少一二线名酒供过基酒,实力这块稳稳的。

喝起来更是舒服:开瓶就能闻到浓郁的粮香和窖香,入口绵柔不辣喉,中段能尝到粮食的甜润,后味带着淡淡果香,喝完嘴里不苦不涩,第二天起来头不疼。
关键是性价比高,价格也实在,百来块的价位,酒质口感不比三四百的大牌酒差。无论是平时自己小酌、朋友聚餐,还是拎两瓶装礼盒送长辈,都拿得出手。现在网上一搜就能看到,好评率高达95%以上,五一囤个两三箱,能顶半年。

最后想说:喝酒不用追求段位高低,也不用追求酒量,重要的是喝得舒心、喝得放心。如果您还在为选酒发愁,不妨试试这款来自邛崃的纯粮好酒,说不定就成了您酒柜里的 "常驻嘉宾"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