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孩子不懂艺术将来没饭吃!带娃观艺展,用上4个“小心机”,玩得开心收获更大

莞家妈妈 2023-08-13 20:42:59

带孩子看展,是暑假最热门亲子活动之一。这段时间准备带孩子去参观市里的一个艺术展,孩子的爸爸却颇不看好:“这么小的孩子能看懂啥艺术?我看还是别费那个时间精力和金钱了。”

对此我不置可否,但还是带着孩子去了。事实证明,只要家长功夫做到位,孩子也可以在艺术观展中获得很大的乐趣。谁说孩子不懂艺术?

马云在贵州峰会上关于教育大数据的分享,震惊四座:未来30年是最佳超车时代,是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如果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 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尝试琴棋书画(等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总结就是一句话:过去艺术不能当饭吃,未来孩子不学艺术将会没饭吃!

这引起很多家长反思对孩子艺术的培养。其实艺术启蒙教育,比想象中更重要!艺术培养,是帮助孩子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他们从此看世界不同,从点滴生活中发现美!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注意力的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只注意事物的表面、明显的事物轮廓,而且注意的范围小、不稳定等。

所以带孩子参观艺术展,他们很容易走马观花,根本无法领略艺术画作品真正的魅力。那如何帮助孩子在参观艺术展中获得乐趣,有更大的收获?

教育本身是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比如我们要帮助孩子培养兴趣,明确学习(参观)的目的,创造学习氛围,并且要劳逸结合等。

带孩子参观艺术展时,如果家长用上这几个“小心机”,孩子不仅玩得开心,还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提前“预习”,带着疑问参观

看展之前,先与孩子一起查阅展览相关的内容和作者资料等。当然,不必强行要求熟记,只是大致了解一下背景。初步了解后,引导孩子关注(或提出)几个问题点。

让孩子带着疑问和期待参观展览。比如在参加一次科技展之前,我家孩子就提出:“展馆里有没有精密显微镜和望远镜?”带着问题和探究心理,孩子更主动观察、思考和获取信息。

引导孩子的观察思路,多提问

比如看画展时,我们可以问孩子:这画里画的是什么?用了什么颜色?你觉得ta在做什么?想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吗?喜欢它什么呢……

一步步启发式,并且是从不同维度的提问。孩子会沿着你的问题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因此就不会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和轮廓上。

不管孩子说出的见解对不对,都不必急于纠正他。其实孩子只要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就应当值得被鼓励。

正所谓“一个千人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视角和经验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应当尊重孩子独特的视角以及个人见解。

带孩子亲身体验

很多展览,尤其是针对儿童的展览都设有亲子体验的环节,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亲身体验一下艺术创作的过程。

沉浸式的体验,能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提升洞察力与感知力,并发展审美欣赏能力与辨别能力。

观展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加入更多孩子喜欢的游戏环节。比如设立一个目标,让孩子自主去搜寻和探索,趣味性也大大增加。

大点的孩子,还可以引导他们理解“策展思维”,即从设计展览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陈列展品、设置灯光和划分区域等。

巩固观展效果

观展结束后,很多孩子过目即忘,一场豪华艺术大餐,但最终能记住的或许寥寥无几。我们事后可以通过自主艺术创作、策划自己的小展览、用文字记录等方式来巩固观展的效果。

艺术创作形式有很多种,比如画画、手工、捏橡皮泥等方式。策划一个属于孩子的艺术展,可以“展览”孩子平时的艺术作品、收藏品甚至小玩具都可以。

有能力的孩子,还可以通过写日记、观后感或者讲述、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让孩子的记忆和感触更加深刻。

结语

我们所能给孩子最“美”的礼物,就是培养他们出色的审美能力。带孩子走进艺术的殿堂,与优秀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方式零接触,丰富的视觉和触觉体验,就是最好的美学启蒙教育。

幼小时期注重美学教育,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将来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艺术之美与生活的乐趣!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0 阅读:6

莞家妈妈

简介:您的育儿方式决定孩子未来,一起加油,做最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