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农历三月二十一,是妈祖换袍仪式,妈祖是中国沿海地区世世代代信仰和供奉的海神。传说妈祖为女性,名叫林默,她经常救助遇难渔民,人们在她的祭日举行纪念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庙会活动。明天农历三月二十一,别忘“吃三样,做一事”习俗,顺风顺水事事顺!

一、吃三样
1、妈祖寿面
妈祖寿面又称长寿面,是福建莆田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也是莆田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菜肴,走亲访友,结婚生子,老人做寿,生日宴会都会做这种长寿面。随着妈祖文化的不断传播,沿海人民把妈祖面象征“平安祥和”。

食材:面条、鸡蛋、五花肉、花菇、豆腐条、青菜、紫菜、花生米、盐、酱油、食用油、

做法:1、首先把新炸的花生油放进热锅中,用文火先把花生仁慢慢炸至色泽红润,脆熟后捞出,直接附上盐巴精末于其上。2、在热锅中放上花生油,将淘净的干紫菜扯成丝状后,并排置于油锅中烤去水分,直至清脆后铲出置放一边备用。3、将五花肉放进锅中煎熟备用,然后将去壳后的整个鸡或鸭蛋汁放于锅底,加以文火烧之,用锅铲往四周拨其蛋黄,形成圆形的蛋黄饼,待熟出锅后,用刀切成条块放于一边备用。4、完成以上几道工序后,妈祖寿面的制作便进入煎汤和面的最后过程,在煎汤的制作中,先将香菇、黄花菜、油炸豆腐条等混合于汤中烧开,辅上青菜、蒜、葱、精盐、味精、酱油等调味适中后勺出,即成汤(汤汁浓一点比较好)

2、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福建省福鼎市的传统小吃,是中国十大特色地域小吃代表,由精肉、淀粉等原料制成,肉泥被片到热水中翻滚沸腾,变成小肉片,口感松软而不烂,Q弹而不硬,鲜香爽滑。

食材:后腿肉、盐、鸡精、糖、小苏打、冰水、地瓜粉、生姜

做法:1、猪后腿瘦肉,剃掉筋膜,洗干净切块,加入少许姜丝,放入绞肉机,加50克冰水打成肉泥,尽量打细腻些。2、加入盐、味精、鸡精、白糖揉3-4分钟,加入小苏打揉两分钟。3、将200g冰水分三四次加入,加入一次用手揉到黏黏的,再加入下一次。揉好的肉泥状态,粘糊糊的。4、加入地瓜粉揉均匀,粉要慢慢揉进去,到后面会越揉越费力,最后做好的肉片是特别粘手的状态。5、锅里水烧开,加点盐调味,用个饭勺装肉片,抹平,用勺子一点点刮下去就可以了,煮至肉片膨胀饱满捞出。6、碗中加入香菜、黄椒、鸡精、胡椒粉、米醋,肉片连汤倒入拌匀即可。

3、芋子包
芋子包是福建永定的一种汉族特色小吃,属于客家菜芋子包,它的美味是无人能挡的,趁热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馅香香的、美美的。刚蒸起来的芋子包皮薄馅香,似乎里面的馅料都要冲破那皮出来了似的。尽管刚蒸好的芋子包很烫很烫,但你还是会忍不住要咬一口,而且是一大口。

食材:芋头、木薯粉、五花肉、冬笋、香菇、葱头、鱼露、盐、芹菜末、胡椒粉

做法:1、先把肉剁碎,香菇和鱿鱼干泡发,其它材料全部切细。2、芋头蒸熟后,拿个大盆和粉,趁着芋头的热气,拿个勺子压扁,先和木薯粉搓匀。3、开水和面,千万不能用凉水和,不然木薯粉遇到凉水全部摊了,变成水一样和不起来。4、五花肉有些肥肉,就用来煸出油爆香料,油渣捞起来炒菜。5、油热后,先放葱头、香菇、鱿鱼干爆香,再加五花肉同炒,待肉变色洒鱼露,鱼露在芋子包里起到提鲜香的作用。6、加笋一起大火炒匀,反复多炒几次,加盐、鸡精调味。7、拿一小团面搓圆后压扁,以中间为圆心沿着两边慢慢捏薄,要中间往外面捏绕着捏皮就会薄,打一小勺馅料放中间包好,两边压紧,用大拇指捏起边,再压一下就变成花边形。8、用大拇指捏起边,再压一下就变成花边形。9、水开下锅,浮起捞起来,芋子包有好几种方法,可以直接用蒸熟的、或者是捞熟直接吃、又或者是带汤吃法,带汤吃法,捞起后需用凉水冲,这个做它芋包的皮会特别Q弹有嚼劲。

二、做一事:祈福
妈祖换袍仪式是兴化天后宫的一项重要仪式,人们会看到两位戏曲角色穿上大红袍,模仿妈祖从神像前换袍的仪式。人们以此期盼妈祖能保佑顺风顺水事事顺。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