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价格虽在触底反弹,二、三线光伏股也在强劲拉涨,但行业内仍是“天雷”滚滚,利空不断。
3月21日这一天,竟有2家跨界光伏上市公司出现债务逾期、借款合同合约的大事情。先是ST聆达(300125)发布关于公司子公司借款合同违约的提示性公告,紧接着棒杰股份(002634)发布关于光伏板块子公司部分借款逾期的公告。
ST聆达表示,公司近期收到国开银行青海分行送达的《要求履行担保责任通知书》和《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经国开银行青海分行与借款人格尔木神光沟通,格尔木神光已无力偿还到期贷款本息,根据保证合同的约定,国开银行青海分行要求公司于2025年3 月21日前代为清偿借款人格尔木神光到期债务,贷款本金、利息、罚息、复利等共计约 1,106 万元。基于公司现状,无法按上述要求履行代偿责任,已形成合同违约。


据悉,聆达股份子公司格尔木神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格尔木神光”)与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开银行”)于 2013年8月签订了《人民币资金借款合同》用于建设50兆瓦光伏电站和110千伏升压站等附属设施,借款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借款计划15年。
谈到违约的影响和应对措辞,聆达股份表示,违约情况可能导致贷款人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同时要求借款人限期偿还贷款本息、费用和其他应付款项。公司将积极与国开银行青海分行沟通,寻求妥善解决方案,并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对公司的影响。
格尔木神光的债务违约,说明继金寨嘉悦之后,聆达股份又一重要子公司陷入困境。打个通俗的比方,又断了一个臂膀。
与聆达股份类似,深陷欠债泥潭的还有棒杰股份。这家本以无缝服装为主营的上市公司,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想着是通过跨界光伏构建主业业务格局赚大钱,现在看这场跨界之旅已撞到了南墙,搞得灰头土脸。


据棒杰股份公告,旗下子公司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棒杰新能源”)在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的1000万、1000万元、2,898.98万元借款已于2025年3月7日、3月19日和3月20日到期。合计4,898.98元的银行借款,到期未偿还。
疑似因1000万元借款逾期未还,农业银行已要求棒杰新能源提前偿还3,746.98万元借款,该款项的提前到期日为3月21日。
这样算下来,棒杰新能源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8,645.95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89%。
而截至2025年3月21日,棒杰股份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17,291.95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5.78%。
对于银行借款逾期,棒杰股份表示,其及子公司正在积极与银行、金融机构等相关方沟通,计划通过留债展期、借新还旧、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逐步化解债务逾期问题。
关于借款逾期的风险,棒杰股份指出,公司存在因借款逾期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冻结等风险,可能对光伏板块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据了解,棒杰股份旗下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已于3月3日官宣临时停产3个月,另一子公司江山棒杰16GW N型电池片、16GW大尺寸硅片项目或已于2024年停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爆出银行欠款逾期消息前,棒杰股份在前不久还被要求履行股权回购义务。
3月13日,持有棒杰新能源17.0068%股权的第二大股东环秀湖逐光要求棒杰股份回购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棒杰新能源股权,且在接到该函的60日内支付全部回购价格。
根据相关回购条款的约定,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这次回购价款预计不低于人民币32,149.32万元。
所以,既被要求履行3.21亿元股权回购,又有1.72亿元金融借款逾期,棒杰股份及其光伏子公司短期面临的债务危机压力不轻。
见贤思齐,见不贤在内自省。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跨界光伏这事儿上,聆达股份和棒杰股份都很努力,属于很入戏的实干派。但两家公司现在把主业都拖下了水,跨成了“难兄难弟”,如此惨淡的现状令人唏嘘不已。(草根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