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何以千年共鸣?

大道知行 2025-03-05 10:37:36

三千年前,一本《诗经》开启了中国人浪漫的诗歌的旅程。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名士谢安和子侄们聚在一起。

谢安心中一动,问道:你们觉得《诗经》中哪一句诗最好?

侄子谢玄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最好。

这不是谢玄的一家之言,此后一千六百多年,无数人赞誉这四句诗。

这是《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出自《采薇》。

采薇,借景抒情的典范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传诵千古,是中国古典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典范之作。

大意是:以前我离开家乡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飘,如今我回家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离别时,家是那么令人留恋不舍,柳枝条仿佛也在挽留呀;而今我回来时,大雪纷飞,彻骨寒冷,家在“我”心中却是温暖如春。古人写景抒情真是高妙至极。

《采薇》是一位戍边兵士思乡盼归之作。在这首诗里他既有离乡戍边对家的渴望,又有出征打仗对战胜的企盼与自豪。全诗共六章,每章八句。前三章都以“采薇采薇”起兴,写薇冒出新芽,长成嫩叶,直至茎枯叶老,表明时间永是流逝,而唯有对家的思念、盼归之情却始终萦绕不息。在诗中“采薇采薇”,既是生活劳作,又是兴感寄怀的媒介,于平常的劳作生活中催化着、浓缩着一种人文情怀,此诗历久弥新,读来依然深深打动人心。

采薇的历史典故

薇就是薇菜,采薇就是指采集薇菜。

薇这个名字听上去似乎很陌生,但其实就是春天田野间常见的一种野草,民间俗称为野豌豆。

▲ 薇(野豌豆)

历史上关于薇的传说不算多却十分出名,最为人熟知的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本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位王子,孤竹君欲立小儿子叔齐为君,但他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伯夷,伯夷礼让不受。后来,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伯夷和叔齐来到了北海之滨与东夷人一起生活。

直到听说周文王兴起,国内安定,他俩就高高兴兴地相约到周国去,可是走到半路就遇见了周武王的大军,原来周文王已死,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棺木奔袭商纣,二人知晓后顿时大失所望,他们叩马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的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周武王的卫兵要杀掉他俩,军师姜尚却阻拦说:“这是有仁义的人啊,不要伤害他们!”

而后,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建立了新的王朝周,但伯夷叔齐依然不认可周朝,他俩发誓再也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就相互搀扶着去到首阳山上采薇菜来充饥,最终因饥饿而亡。

由此,这则“不食周粟”的故事,成为形容气节高尚之人的代名词。

采薇·诗词

《野 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金门答苏秀才》

唐·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采薇》中“杨柳风雪”的时空对照,展现了先秦诗歌特有的意象疗愈力。

当春荣与冬枯在诗行间形成张力场,那些盘踞在意识深处的朦胧情绪,便通过自然符号的转译获得具象化表达——这恰暗合现代心理学中的隐喻疗法,让混沌的情感在诗性镜像中显影,完成从压抑到释放的自我观照。

这种以诗为媒的疗愈智慧,实则是刻在文化基因里的精神调和方案。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