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后!财政部的大动作来了!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

翔哥说房子 2025-04-06 02:34:10

昨天下午突然传来消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发布公告称,四家银行将通过定向发行股票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此次财政部拟认购金额差不多是5000亿,中国银行给的最多达到1650亿,交行和邮储分别是1100多亿,建行给了1050亿。

除了财政部之外,中国烟草也认购了45亿的交通银行,中移动和中国船舶分别认购78.5亿和45.6亿的邮储银行。此次注资的目的就是提升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有朋友不明白什么叫核心一级资本,主要是由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构成。之前这些大行都是通过自身利润留存来增加资本,而这些年大行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金融要向实体经济让利,所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任务就通过增发特别国债来完成。

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所提到的增发5000亿特别国债就是这次认购四大行的5000亿,这种注资历史上发生的机会并不多。98年财政部通过特别国债向工农中建四大行注资2700亿,这是为了当时保障金融安全、应对金融危机做出的应急预案。后来还成立了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四大管理公司,分别接走了四大行手上的坏账。

2003年-2007年当时又分别注资,目的是帮助大行们在AH两地上市。再然后就是2010年工、建、中交四家国有行通过配股补充资本,当时也是因为刚遭遇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就再也没注资过。而此时再重启注资也有这么几个目的。

·首先就是应对房地产留下的烂摊子,银行手里拿了多少房地产的有毒资产,现在虽然评估了几轮但后面还有没有是个未知数,补充核心资本有给房地产擦屁股的意图。

·其次给银行减负,因为有各种指标红线卡着,所以如果资本充足率上不去,影响银行往外放贷的积极性,数字后银行的指标限制会被打开,更有利于他们支持经济发展,更好的实现政策意图,破除通缩,支持产业升级。

·最后降低国际金融资本的担忧,巴塞尔3要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9%左右,而我们的几大行交通和邮储有低于10%的风险,也就是逼近了警戒线。而这次注资后基本提升1个点左右,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维持在11-14%的区间,也是应对国际监管要求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金融非常安全国家会全力兜底。

·第四更有意思的是这次财政部主动当冤大头,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6.05元注资中行溢价10%,9.27元注资建行溢价8%,8.71元注资交行溢价18%,6.32元注资邮储溢价21%全部都是溢价增持。如果要对比港股溢价增持幅度就更大了,普遍在30-40%。

要知道财政部并非一直这么大方的,2008年汇金注资四大行的时候就是普遍低于市价国际。所以这次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意给银行股拔估值?起码从大股东的角度来看,看来银行股还是非常物有所值的。

这到底能不能算是利好?这个比较复杂。

·第一大股东增发注资会稀释股权对银行的股价不利。

·第二因为发特别国债5000亿补充一级资本这个事已经酝酿好久了,所以基本反应在了价格当中这个已经不算利空了,但对经济的利好效应也同样有限。

·第三能够溢价增持而且只增持了其中四大行,这个到是市场之前没有想到的好消息。

所以综合来看这次给大行注资行为来看基本都已经被市场消化,多空相抵只有溢价增持这个事,之前市场没有反应略微偏利好一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