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妈妈:小学阶段的非学业能力,才是决定孩子走多远的关键

凝妈悟语 2023-05-08 12:51:34

文|凝妈悟语

儿子上高二了,孩子们现在已经进入高三预热阶段,在高压之下,孩子们表现迥异。

有的孩子继续按部就班埋头苦干,晚睡早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份试卷、每一道题,希望来年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有的孩子却处于懒散状态,还是提不起学习的劲头,单词记不住、作业偷工减料,不知道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有的孩子已经在自找出路,或准备出国留学,或已经出国读高中。

孩子们之间不同选择的差距,有的是家庭因素,有的是智力因素,但还有很多是非学业因素。

陪孩子走过小学和初中,又经历了2年高中,和很多同龄孩子家长交流过,回头看来时的一路坎坷,发现小学阶段的非学业能力培养,才是决定孩子走多远的关键。

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哈佛教授JohnCarter,关注MBA课程20年后发现,那些更成功的人,不是智商有多高,而是充满好奇心和自信。

孩子的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干预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我们会发现,孩子越大,问我们“为什么”的次数越来越少,这就是好奇心消退的表现。

孩子在小学阶段,好奇心非常旺盛,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让他能够毫无顾虑地持续保持。

当孩子向我们提问的时候,当孩子“搞破坏”的时候,当孩子语出惊人的时候,当孩子行为乖张的时候,我们不要忙着敷衍、制止、否定、批评,要考虑到这是孩子的好奇心驱使,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协助、支持、鼓励和赞赏,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儿子就很喜欢拆玩具、鼓捣电子产品,我们放手让他去做,他的动手能力很强,由此兴趣扩大,开阔了视野,对理工科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

抗挫折力

在心理学上,抗挫折力是指人们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抗打击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我们应该都看到过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案例,有的需要做心理咨询,有的需要吃药,有的自我毁灭,有的伤害家人,不要说学习了,就是生活都很不痛快,让怀有美好期待的家长崩溃欲绝。

我们常说孩子太脆弱,玻璃心,其实也和环境、养育方式有关系。我们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呵护又有些密不透风,导致孩子受不了老师的批评,忍受不了成绩的下降,克服不了面临的实际困难。

但是孩子的成长之路会遭遇各种波折,完全不会一帆风顺,新知识掌握不了、难题不会做、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等。我们没有办法一直为他遮风挡雨,最终还要他自己战胜自己,抗挫折力就显得异常重要。

培养抗挫折力,不需要刻意为难孩子,让孩子在当下遇到的困难中锻炼就可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我们少插手,孩子经历得多了,就能强大起来。

另外,还要让孩子多运动、多阅读,锻炼耐力、培养心态。

像长跑和游泳,就是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力和勇气。

阅读会让孩子想通很多问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境遇,就会想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会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不会因为困惑而驻足不前。

兴趣爱好

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认为:“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另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情趣越丰富,生活也越美满。”

很多高考学霸并不是书呆子,而是兴趣爱好广泛。像孟令昊高考711分,大提琴十级,通过了清华大学高水平艺术团的测试。

发展兴趣的最好时间就在小学,到初中、高中,时间紧张,好奇心下降,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兴趣爱好可以为孩子的综合能力加码,让孩子获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会更自信。也能让孩子在苦恼烦闷的时候,找到喜欢做的事情,消解压力,尽快从情绪中走出来。

儿子从小喜欢机器人,使用、制作水平也比较高,每当不自信的时候,想到这项能力就有了动力。每次不开心或者考试前压力很大的时候,他就会通过组装电脑、或者其他一些电器来排解压力。

兴趣爱好还可能会对考试有帮助,比如有一年高考考到围棋,如果小时候学过围棋,或者了解过围棋,首先心里不慌张,能沉着冷静分析,容易考出高分。

从小立志

“年少须立志,长大有担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志向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尽管前面荆棘坎坷,千难万险,也会在跌倒时爬起来,继续前行,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董宇辉当了8年的高中英语老师,他说高三学生问的最多的问题不是英语怎么学,而是为什么学习?他说人从来都是信念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因为有志者事竟成,绝对能成。

立志还是熬趁早,别等到高中了再迷茫。

山东的一个男孩从小学起就在书房的墙上写着“我一定要考上清华”,为了这个目标一直非常努力,最后考入了北大。虽然和当初的志向有些差距,但是也多亏了当初立志上清华。

湖北的唐楚玥,7岁时立志高考考720分,11年后,高考考了725分,真的是梦想变成了现实。

所以,小学阶段就要让孩子有志向,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不是为了父母而学,而是为了成为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事而学习。

运动能力

每天规律的运动是最好的“聪明药”!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有研究数据表明,在世界顶尖名校录取的新生中,近80%的学生都有着丰富的体育运动训练经验。

说几个很现实的问题。

中考的时候要考体育,一般到初二开始准备,到初三开始强化。

如果小学开始就喜欢运动,运动基础比较好,不需要进行多么刻意的练习,上手很快,像长跑、引体向上成绩都很好。

如果运动基础不好,要想考出好成绩,就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有的孩子为了练长跑,都跑出了滑膜炎,更影响成绩。

到高中的时候,学习非常消耗体力。早上6点多上课,晚上近10点下课。但是运动时间非常少,白天跑操不到30分钟,体育课一周两次。

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坐在教室里上课、做练习,非常辛苦,如果体力不好,很容易支撑不住。有的孩子临近高考,出现了精神衰弱的情况,本来成绩还不错,但却与自己的理想学校失之交臂。

所以,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多运动,养成运动习惯,喜欢上运动。

写在最后:上面提到的这些能力,看上去都和学习无关,但是却处处为学习增砖添瓦,于无声中积蓄力量,而且会形成更长久的助力,让孩子有干劲、有冲劲、有毅力、有耐力。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5 阅读:2889

凝妈悟语

简介:两宝妈妈,专注育儿经验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