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入川,鲜辣挑战麻辣
费大厨辣椒炒肉成都首店五一亮相,湘菜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持续进行连锁化扩张

费大厨辣椒炒肉全国直营门店已超160家。资料图片
五一期间,湘菜头部品牌费大厨辣椒炒肉即将开出成都首店。正值湘菜在全国各地持续规模化扩张,市场份额已达17.6%,以“鲜辣”著称的湘菜代表,闯入以“麻辣”闻名的川菜主场腹地,将碰撞出什么火花?
首秀 为成都食客带来地道湘菜
日前,一场出征仪式在费大厨门店举行。数十名身怀绝技的湘菜名师与资深大厨,郑重签署《大厨公约》。这份公约凝聚着对湘菜技艺的坚守与传承,更承载着为成都食客带来地道湘菜风味的承诺。
随着仪式的落幕,一支专业精湛、经验丰富的大厨团队正式踏上征程,奔赴成都,为即将开业的成都首店注入匠心与活力。
“成都首店在菜品设置、门店设计上,都做到全国统一。”费大厨相关品牌负责人介绍。菜品方面,依旧以经典湘菜为主打,招牌菜辣椒炒肉自然是必不可少。这道菜精选螺丝椒与黑猪肉,专业大厨现切现炒,搭配现煮小锅米饭,鲜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此外,香酥大鲫鱼、香芋蒸排骨、皮蛋青椒擂茄子、有机食材系列菜品等也将登场。
“我们的湘菜大厨们将为四川消费者用心烹制每一道菜品,以新鲜食材现炒的正宗湘菜,献上满满的品质与诚意。”该负责人表示。据悉,费大厨成都首店位于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IFS国金中心6层,目前新店各项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将于5月1日正式开门迎客。
机遇 鲜辣香辣特色与川菜麻辣形成差异化
费大厨此次入川,既面临重重挑战,也拥有广阔机遇。
在川味主场,消费者口味惯性、川菜的绝对主导地位以及供应链成本等问题,成为费大厨入川的天然壁垒。
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麻辣复合味型,已深植成都消费者饮食习惯,而湘菜以鲜辣、香辣为主的调味和口感与之差异显著,能否被接受尚待市场检验。且成都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川菜门店数占各类中餐门店数的58.7%,远超其他菜系。
不过,成都市场也为费大厨带来诸多机遇。成都餐饮市场庞大,2024年餐饮收入达1933.7亿元,同比增长6.2%。
成都消费者对美食需求日益多元化,对非川菜类特色菜系关注度逐年上升。湘菜与川菜同属八大菜系,其鲜辣、香辣特色与川菜麻辣形成差异化,能满足成都消费者追求味蕾新体验的需求。
从市场分布来看,成都虽有湘菜馆,但缺乏全国性湘菜连锁品牌。费大厨作为湘菜全国化扩张“排头兵”,全国直营门店超160家,招牌菜辣椒炒肉累计销售超2000万份,凭借在一线城市积累的品牌影响力与成熟运营经验,以及标准化菜品制作流程和优化的供应链体系,有能力填补当地湘菜连锁市场空白。
同时,成都作为西南商业和旅游中心,为湘菜品牌传播提供广阔平台。省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韦巍建议,费大厨应注重与当地烹饪方法、原材料和技艺深度融合,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加强与本地消费者互动,方能在成都市场站稳脚跟。
出圈 湘菜“出湘”,独特风味香飘全国
费大厨入川,正是湘菜“出湘”“出圈”、香飘全国的缩影。
据省商务厅的数据,目前,湘菜产业链年产值已超6000亿元,全国菜系中湘菜市场份额占到17.6%,门店数约11.8万家,位列全国八大菜系前列。从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到县城商业街,从堂食门店到预制菜货架,“湘味风暴”正以燎原之势重塑中国餐饮格局。
湘菜能够在全国迅速走红,其独特风味功不可没。湘菜以鲜、香、辣为显著特点,多层次的味型体系,满足了众多食客的追求。同时,湘菜注重食材本味与调味的平衡,像经典菜品辣椒炒肉、剁椒鱼头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品牌建设方面,长沙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湘菜品牌。徐记海鲜、新长福、费大厨、彭厨、吃饭皇帝大等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开疆拓土,获得了广泛认可。这些品牌通过标准化运营、连锁化扩张,提升了湘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供应链升级成为湘菜规模化扩张的关键引擎。养殖企业流沙河牧业与餐饮企业盛香亭深度合作,将宁乡花猪产业链延伸至消费端,在全国近百家门店受到消费者欢迎。每年在长沙举行的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助力产业升级。
政策端的持续发力为湘菜“走出去”保驾护航。近年来,长沙大力支持湘菜传承创新、食材供给、人才培养。今年3月,2024长沙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评选出炉,树立行业标杆,激发消费活力。
从田间地头的辣椒种植,到中央厨房的标准化生产,再到数字化营销的精准触达,湘菜正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为传统菜系现代化转型提供范本。随着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提升,这股“湘味浪潮”有望掀起更大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