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出来丑不要扔掉,3-6岁长湿疹用这3招就可缓解,养出水灵宝

丸子妈妈咪 2019-11-12 11:46:16

小宝贝的皮肤非常娇嫩,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作用下,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肌肤问题。湿疹是婴儿皮肤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而且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宝宝出生后1个月到2岁这段时间内,皮肤容易出现湿疹问题。

湿疹也被俗称为“奶癣”,属于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常常伴有瘙痒不适的感觉。

家长需要对宝宝湿疹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虽然宝宝2岁以后湿疹大多可以自愈。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到了幼儿期甚至儿童期,湿疹还在困扰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若想从根本上治愈宝宝的湿疹,需要家长首先一定要弄清楚引起婴儿湿疹的原因都有哪些。

湿疹的类型

宝宝的湿疹问题一般主要表面在面部,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也会逐渐蔓延至颈部、四肢或者全身。若想找出正确的应对方法,首先需要家长明确湿疹都有哪些类型。

1.脂溢型

脂溢型湿疹多见于1-3个月的宝宝,典型的症状主要有:患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盖有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会有较厚的黄色液痂。

严重的时候湿疹还会蔓延至宝宝的后颈、腋下以及腹股沟,临床症状表现为擦烂、潮红以及渗出,在宝宝6个月饮食改善以后,脂溢型湿疹一般可以自愈的。

2.渗出型

渗出型湿疹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肥胖的婴儿发生的几率要更大一些。宝宝患有渗出型湿疹的时候,一般在双侧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并且伴有局部的小水泡和红斑。

这种类型的湿疹一般特别痒,容易搔抓出带有血迹的抓痕和鲜红色的湿烂面。妈咪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泛发到全身,还会形成继发感染。

3.干燥型

干燥型湿疹多见于6个月-1岁的婴儿,一般发生湿疹的部位是宝宝的面部、躯干和四肢侧伸面。

干燥型湿疹的典型症状为:皮损表面为丘疹、红肿、硬性槺皮样鳞屑及结痂。因为这种湿疹无渗出,因此临床医学上称之为干性湿疹。

不及时治疗的话,湿疹的瘙痒不适感常常会令宝宝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容易造成湿疹处出血,这样容易形成继发细菌感染,最终导致脓疤或者脓痂。

湿疹的原因

宝宝的湿疹问题有一部分是源自于遗传因素,但是也有很多情况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只有找到引起湿疹的具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湿疹防止其继续蔓延。

1.遗传因素

相关科学研究表明,爸爸妈妈如果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宝宝出生以后出现湿疹的几率要大很多。患有湿疹时期的宝宝血浆中的lgE含量高出正常婴儿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现象就属于遗传性因素导致的湿疹了。

宝宝湿疹是特应性皮炎在婴儿时期的表现,这种特发性皮炎又被称之为异位皮炎、异位性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等。

因为与过敏体质有关,有的宝宝在湿疹发生时或者湿疹发生以后,可能会出现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反应性疾病,这都是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

2.饮食因素

哺乳喂养的宝宝,容易对鱼虾和蛋类发生过敏反应。如果妈妈没有在饮食方面注意这些细节问题,这个时候宝宝吃到妈妈的乳汁就会引发过敏,也就是湿疹产生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只有妈妈注意饮食的控制,才能很好地预防宝宝出现湿疹现象。

还有一些奶粉喂养的宝宝对于奶粉会出现过敏反应,或者是宝宝平时喝的牛奶,均有可能引起宝宝过敏出现湿疹。

所以在宝宝喝牛奶或者奶粉之前,最好可以将其加热至煮沸,在高温环境下杀过菌的话,比较不会容易导致过敏的现象。

3.护理不当

如果说妈妈在日常护理的时候使用太多的碱性肥皂,沐浴产品刺激性比较强的话,或者说为宝宝洗澡的时候水温过高,带走宝宝身上太多的水分,这些都属于护理不当的范畴。

另外如果营养过高的话,或者肠道内异常发酵等因素,也会引起宝宝湿疹的出现。在宝宝的胎儿时期,母体雌激素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新生儿皮质增多,容易出现脂溢性湿疹。

0 阅读:0

丸子妈妈咪

简介:专注母婴教育,营养搭配,心智开发,与宝贝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