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大型 SUV 这个细分市场,用户的期待值普遍较高,不再是简单的代步需求,而是希望车辆能兼顾宽敞的乘坐感受、充沛的动力输出、舒适的驾乘环境以及出色的智能化体验。东风奕派 eπ008 如奕版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洞察而推出的车型。它延续了东风奕派品牌的一些设计思路,同时在配置层面给出了较多选项,试图满足目标用户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从价格层面来看,这款如奕版的官方起步价定在了 17.86 万元,并且市场上还存在约 1.5 万元的议价空间。这意味着,预算不到 20 万元,消费者便有机会购入其增程智驾版本,该版本涵盖了如增程式动力系统、较高阶的智能驾驶辅助以及全景智能座舱等配置。相较之下,同级别的合资品牌车型起售价通常在 25 万元以上,而一些新势力品牌的产品则往往需要 30 万元以上的预算。这样的定价策略,使得 eπ008 在价格敏感度较高的用户群体中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

从尺寸上看,这款车的确不小。车长5002mm,宽度1972mm,这为其内部空间的营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 1732mm 的车身高度和 3025mm 的轴距,使得整车侧面看起来比较协调,维持了 SUV 的基本形态观感,避免了过分臃肿。车辆在降低空气阻力方面做了一些功课,官方给出的风阻系数是 0.268Cd。为了达到这个数值,设计上采用了一些当前流行的元素,例如隐藏式的车门把手、可以主动开闭的前格栅,以及一个倾斜角度为 22° 的前风挡。这些设计有助于减少行驶中的能量消耗(据称约 7%),并对高速行驶时的风噪控制和稳定性有正面影响。

夜间视觉效果是 eπ008 比较注重的一环。前脸格栅内嵌了 168 颗 LED 光源,能呈现三种不同的动态迎宾效果,配合贯穿式灯组,增加了科技氛围。比较有趣的是,灯光的显示逻辑还会依据驾驶模式变化,试图营造一种与车辆沟通的感觉。



坐进驾驶舱,数字化座舱是主旋律。仪表盘是一块 10.25 英寸的全液晶屏幕,中控则是一块 15.6 英寸的悬浮式触控屏。整个系统的背后是高通 8155 芯片平台。实际操作下来,界面的反应速度和流畅度确实比较跟手,交互逻辑对于熟悉智能设备的用户来说比较友好。音响系统方面,车辆装备了 WANOS 全景声技术。硬件上包括了位于车顶的 4 个天空声道扬声器和一个 20 通道的功放,共同构建 7.1.4 声道的环绕声场。一个特别的设计是座椅内置了谐振单元,在播放音乐时,可以将低频声波转化为体感震动。车内的 64 色氛围灯也并非纯粹装饰,它能和辅助驾驶状态关联(如特定功能激活时显示蓝色流光),或在监测到驾驶员疲劳迹象时变为红色警示。


在一些便利性配置上,车辆提供了覆盖前、中、后区域的三温区空调系统,并设置了可锁定后排调节权限的“儿童关怀模式”。充电接口方面,全车共布置了 5 个 Type-C 接口,中控台下方还有一个功率为 50W 的无线充电面板,该面板带有散热风扇和异物检测功能。电动尾门除了支持脚踢感应外,还具备一定的姿态识别能力,能根据用户搬运物品的状态自动优化开启参数。



座椅是车内体验的核心之一。五座车型的座椅被称为“全感调节魔毯座椅”,其坐垫倾角支持正负 15 度调节,靠背则可实现最大 126 度的无级电动调整。六座车型右侧的“零重力座椅”功能更丰富,带有 8 组气囊和 4D 气袋,提供 8 种按摩程序,并能在“休憩模式”下将座椅展开至 170 度仰角。此外,全系车型都配备了一个可在 -5℃ 至 50℃ 间调节温度的车载冰箱,这个冰箱能在前后三排座椅间的滑轨上移动,并支持语音控制移动。



乘坐空间表现是这款车的强项。以身高179cm 的乘客为例,在前排可以获得 1034mm 的腿部纵向空间;进入后排,膝部与前排座椅靠背的距离能超过三拳。为了照顾到更高大的乘客,车顶采用了内凹式的处理,使得身高 190cm 的乘客坐入后排也不至于感到头部局促。车辆的载物能力也不错,六座版在坐满乘客时,后备厢仍可容纳 4 个 28 英寸行李箱,将二三排座椅放倒后可形成一个 2400mm × 1500mm 的平整空间,后备厢常规容积 783L,最大可扩展至 2100L。

座舱内的交互核心是一块15.6英寸的大屏幕,其120Hz的高刷新率在滑动菜单或观看动态画面时,流畅度表现不错。这套eπOS 2.0系统运行在7nm工艺的8155芯片上,日常操作响应比较及时。语音助手“奕心”在理解长指令方面做得还可以,例如可以识别像“空调设到23度,风别对着我吹”这样的复合需求,并且能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使用者,调用各自偏好。其星云UI界面支持一些便捷操作,如三指滑动快速切换屏幕显示内容。

在操控与舒适性层面,车辆采用前麦弗逊与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的配置,由本特勒工程团队进行了底盘调校,并引入FSD可变阻尼控制。这使得车辆在应对连续颠簸路况时,悬架滤震效果提升40%;而在高速通过弯道时,车身姿态的支撑性得到增强,侧倾幅度相较传统悬架降低了25%。同时,配备的博世ESP9.3车身稳定系统,能在湿滑路面进行紧急避让等操作时,帮助维持车辆的行驶轨迹。

对于在寒冷地区生活的人来说,冬季电动车的使用体验确实是个考验。这款车的取暖系统给我留下印象,它应用了R744冷媒和双级压缩技术,即使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下,供暖效率据说也能维持在85%,这比单纯依靠PTC加热要省电不少,大约节省了60%的能耗。同时,它的电池有全面的液冷散热管理,这有助于将冬天续航里程的减少控制在12%以内。出发前可以通过设定,让系统提前给电池升温、调整好车内温度;车子在室外低温停放时,也会有保护机制启动,维持电池核心温度。
电池本身的防护也考虑得比较周全。那个叫马赫电池的技术,外壳用了高强度的7系航空铝材和蜂窝仿生设计,宣称能承受30吨的压力而不变形。电芯层面,采用了陶瓷复合隔膜及自修复电解液,资料显示在针刺测试下不会冒烟起火。另外,还有一个云端的电池管理系统,运用AI来做故障预判,号称能提前72小时发现潜在风险。



在驾驶辅助这块,标配的“奕驾Pro”达到了L2+级别,整合了多种传感器信息。在高速路段,它可以辅助进行车道变换、依据限速标识自动调整车速以及在弯道前主动减速。对于停车场景,记忆泊车功能支持记录最长400米的路线,方便在熟悉的车位自动泊入,并且系统能针对一些立体机械车位计算托盘升降的适配轨迹。此外,通过驾驶员监测和手势,SOA场景大师能实现一些主动服务,比如识别到特定手势后,可将后排调整为更适合休息的静音和暗光环境。远程控制方面,手机App可以预设车内温度,UWB技术的应用也让靠近车辆自动解锁、离开自动落锁成为可能。

驾驶体验中,能感受到后置电机带来的直接动力响应,其峰值功率为200千瓦,峰值扭矩340牛·米,最高转速可达18000转/分,能驱动车辆在6.9秒内完成零至百公里加速。车辆搭载的82.28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应用CTP3.0无模组技术,实现了168瓦时/公斤的能量密度,在CLTC测试标准下可支持636公里的行驶里程。充电效率方面,将电量从30%补充到80%需耗时0.47小时。

东风eπ008 如奕版提供两种动力系统,价位在15万到20万之间。它在智能化应用、安全防护和乘坐舒适度方面都给了一些关注点,对看重综合实力的年轻买家可能有吸引力。如果去店里实际感受下,可能会有更直观的判断。各位怎么看这款新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