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一乍的父母,
养不出能挡风雨的孩子。
01电视剧也演不出这样的惊悚!2024年8月12日,广东湛江的一个街头。当晚8点多,天色已暗,四周虽不是车水马龙,但仍然有行人和车辆穿梭。
一位身穿红色短袖的妈妈,正牵着孩子过马路。孩子看上去三四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母子俩站在斑马线的一头,不知什么原因,孩子和妈妈发生了争执,不管妈妈怎么拖他,拽他,他都不愿意跟着妈妈一起过马路。
直到孩子被压得弹跳起来,这个母亲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飞奔到孩子身边抱住孩子,那一刻的惊恐和懊悔可想而知。
当时情绪上头,她只想要把孩子放在那里冷静一下,但没想到,一个敢躺,一个敢走,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虽然有知情人士透露孩子受伤并不严重,但评论区还是有很多人忍不住指责:“最大的责任就是家长。”
教育孩子,有的是机会,也要注意场合,没有一次教育,是需要用孩子的生命安全作为代价的。纵容、使性子的代价,有时候真的是脆弱生命所不能承受的。有时候,家长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到最后还要让孩子为自己的偏激行为“买单”,这才是最可怕的。02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见过一个这样的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拎着一个女童的脚脖子,将孩子倒挂在窗外大声训斥:你为什么要在房间尿,不去厕所尿?!这样的倒挂持续了两三分钟,现场的情况看起来触目惊心。
这个视频看完让人觉得窒息,也许,这也是孩子一辈子的阴影。父亲脾气上头,用这种极其危险的方式去责罚女儿,本身就是一种霸凌。为人父母,最可怕的就是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转瞬间,将自己变成一头凶猛可怕的兽,对着孩子张牙舞爪,让他们的内心埋下恐惧。
好的时候捧在手里,差的时候肆意伤害。永远让孩子生活在警惕和恐惧之中。前段时间,无数网友都被一个视频吓得不敢呼吸。一辆行驶的小汽车上竟然趴着一个小孩!不过是几秒钟的视频,看得人心惊胆颤,毛骨悚然。原来,是小孩子跟爸妈闹脾气,他赌气爬上了车顶不肯下来。
而爸妈也不想惯着孩子,两厢僵持之下,妈妈被孩子气到情绪上头,一定要给他一个教训。于是,她没有再去抱车顶上的孩子,而是直接让爸爸开车。而此时的爸爸,也被孩子搞得精疲力尽,不想再多沟通,开着车往前走去。
知乎作者大亚亚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小时候跟父亲出去玩,路上领导打电话来让父亲交一个文件,两个人只好返回家中。原定好的计划被打断,她心里很不高兴,一直在生闷气。而父亲一直在想他自己的事,根本没有顾及到她的情绪。等到了家,爸爸死活找不到钥匙,加上领导又打电话来催,爸爸的情绪在爆发的边缘。
好不容易找到了钥匙,送完了文件,爸爸想要再次带她去游乐场。她却赌气说不去了。此时,积压在爸爸内心的负面情绪全部爆发了,他把钥匙往女儿脸上狠狠地砸了过去,一下子打到了她的眼角。
血流了很多,送去医院缝了好几针,到现在眼角还有疤痕。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情绪失控的父亲带给她的伤害是极大的。突如其来的吼叫,莫名其妙的责罚,失去理智的愤怒,让她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讨好型人格。
但事实上,在一个家庭里,最弱者是孩子。父母对外界无力,没有办法掌控局面的时候,就会产生坏情绪,而他们把坏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到最后孩子成了那个无辜的承受者。03
看过一个真实的视频。一个小男孩在饭桌上打翻了西瓜汁,红红的汁液洒满了一桌。原以为孩子会因为害怕父母责罚而惊慌失措。
但没想到,他只是笑着看向爸爸。爸爸拿纸巾擦着桌子,妈妈也走过来对他说没事,一家人收拾完成后相视一笑。三个人分享了两杯剩下的西瓜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干杯。
一言不合,就劈头盖脸地骂起来。孩子闹脾气,就恨不得用更大的愤怒去盖过ta 。明明可以好好沟通,一两句话解决的事,却永远用批判,贬低,训斥去教育孩子。一惊一乍的父母,永远养不出能抵挡风雨的孩子。见过一个视频。7岁的孩子跟妈妈闹脾气,无法控制情绪的时候,孩子起身想要离家出走。
母亲没有惯着他,当下就打开门让他走。但妈妈也并没有让他一个人单独离开,而是骑着自行车,一路陪同他从天亮一直跑到天黑。整个过程中,母亲一直都是情绪稳定,没有暴怒,没有指责,既保护他的安全,也没有惯着他,任由他乱发脾气。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我见过的“教科书教育”。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既不会在身体上受到伤害,也能让他明白:妈妈会纠错,但她同样会陪着他一起改正。也许,第一次当父母的你,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但我们不是第一次当孩子。
有人说:当你不知道怎么当父母的时候,就想想小时候的你需要怎样的父母。一切豁然开朗。像养小时候的自己一样,去养自己的孩子。责骂在后,让爱先行。不管是情绪上,还是生活上,永远让孩子处在一个安全地带。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成为一个充满力量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