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香河县,有一位以宰猪为生的屠夫。他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将日子过得颇为殷实,家境富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屠夫的媳妇一直未能生育,这成了两口子心中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为此他们常常唉声叹气 。
时光匆匆,转眼间,屠夫已经年近五十。他觉得这辈子恐怕都没机会抱上自己的亲儿子了,无奈之下,只得从本家过继了一个侄儿,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养。这个侄儿名叫长富,生得眉清目秀,模样十分惹人喜爱,而且头脑机灵,乖巧可爱,屠夫两口子对他喜欢得不得了。

长富来到家中后,屠夫便让他跟着自己学习宰猪的手艺。爷儿俩每日早出晚归,凭借着这门手艺,倒也挣了不少钱。又过了几年,屠夫为长富迎娶了一位贤惠的媳妇。媳妇过门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对公婆也极为孝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顺心如意。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屠夫和老伴突然遭遇暴病,相继离世。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晴天霹雳,让小夫妻俩悲痛欲绝,哭得像泪人儿一般。自那以后,两人整日沉浸在悲伤之中,愁眉不展 。
日子一天天过去,长富在不知不觉中,与一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浮浪子弟混在了一起。这一结交可不得了,他每日宰完猪后,便和这些人聚在一起赌博耍钱。赌博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吞噬着他的钱财。每天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常常不够在赌桌上输上一晚的。今天输,明天输,如此反复,没过多久,屠夫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就被长富输得一干二净 。

这一年的大年三十,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中。东街坊、四邻居们都在家中热热闹闹地熬鱼炖肉,一片欢声笑语。然而,长富家却是另一番景象,清锅冷灶,冷冷清清。莫说吃鱼吃肉,就连大年三十晚上必不可少的饺子,他们都没有着落。长富的媳妇又委屈又难过,坐在炕上,眼泪扑哒扑哒地掉。长富看到媳妇这般伤心,心里也不是滋味,他一跺脚,咬咬牙说:“别哭啦!人家过年,咱也不能就这样没年没节地过。你就等着,晚上肯定让你吃上饺子!”说完,他随便找了一条破口袋,夹在胳肢窝下,便匆匆出门了 。
长富这是打算去哪儿弄肉和面粉呢?原来,穷途末路的他,竟然打起了做贼的主意,想去偷。一路上,他一边走,一边绞尽脑汁地琢磨着如何行窃。天色渐渐擦黑时,长富来到了一个小村子。他瞅准时机,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溜进了一家院子里。
这户人家一共有三口人,一位老太太,面容和善,身形富态;还有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妇,两人皆是性格安稳、通情达理之人 。此刻,娘儿仨已经趁着天还亮,将饺子包好了,就等着水开下锅煮了。长富悄悄溜进院子的时候,儿媳妇正在外屋忙着烧水。不多一会儿,水就烧开了。儿媳妇转身走进屋里去端饺子,就在她进屋的间隙,长富轻手轻脚地溜进了外屋,迅速钻到了那张供奉财神爷的桌子底下 。
很快,儿媳妇端着包好的饺子走了出来。她掀开锅盖,将饺子一个个下到滚开的锅里。转眼间,饺子就煮熟了。儿媳妇把煮好的饺子盛出来,端进屋里,拿了一个空碗放在老太太面前,又倒了一些腊八醋,轻声说道:“妈,您趁热吃吧!”
老太太坐在炕上,半晌没有吭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她正紧皱眉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心事。儿子见老娘没有反应,以为她没听见,便又重复说道:“妈,您快吃吧,别放凉了!”
老太太这才缓缓接过碗,却并没有立刻吃,而是将碗往桌上一放,抬高声音对儿媳妇说道:“给你表弟拿一个碗来,让他也一块吃!”
老太太这突如其来的几句话,把儿子和儿媳妇都给说愣了。他们心里纳闷极了,心想:表弟什么时候来的?我们怎么一点都没瞧见呀?他们哪里知道,刚才儿媳妇煮饺子撩起门帘的那一刻,老太太就瞧见有个人鬼鬼祟祟地钻到高桌底下了。老太太原本想直接告诉儿子家里进来贼了,让儿子去把贼抓住。但转念又一想,在这大年三十的特殊日子里,会选择做贼的人,想必是穷得实在过不去年了,不然,谁不愿意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和大人孩子一起开开心心地过年呢 ?想到这儿,老太太不禁对这个“贼人”心生怜悯。
儿媳妇听到婆婆说表弟来了,十分惊讶,赶忙问道:“妈,我表弟什么时候来的?”
老太太一边赶忙冲儿媳妇使眼色,一边高声说道:“刚来的!”
儿子也觉得莫名其妙,疑惑地对老娘说:“我怎么没看见呀?”
老太太朝着外屋努努嘴,略带惋惜地说:“唉,都怪我那娘家侄儿不争气,日子过得不顺当,混得连年都快过不下去了。快把你表弟叫进来吧!”
儿媳妇十分机灵,看到婆婆又是使眼色,又是努嘴的,顿时心领神会,二话不说,转身撩起门帘 。

刚才屋里的这番对话,长富在桌子底下听得清清楚楚。他又愧又臊,脸上热辣辣的直出汗,心里想着赶紧溜走,免得丢人现眼。可他刚往外一钻,儿媳妇正巧撩着门帘走出来,这下可好了,逃也逃不掉,藏也没地方藏。长富心中焦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但很快,他灵机一动:既然老太太把我认作侄儿,那我何不顺着这个台阶下呢?于是,他硬着头皮壮起胆子,走进屋里,“咕咚”一声,直直地给老太太跪下,嘴里连声说道:“姑啊姑啊,都怪您侄儿不争气,没学好,让您跟着丢人了。”
老太太见状,立刻从炕上下来,伸手将长富搀扶起来,微笑着说道:“快起来,人都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就算是圣人也难免会犯错,何况咱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呢!只要以后能改过自新,好好过日子就行啦!”说着,一边亲切地拉着长富的手,一边将他让到炕上 。
直到这会儿,儿媳妇才恍然大悟,明白婆婆这唱的是哪出戏了。她赶忙去拿了一个碗和一双干净的筷子递给“表弟”。儿子也瞬间回过神来,连忙抄起醋瓶子,给“表弟”倒了一些醋 。
吃完饺子后,老太太又开始忙碌起来,张罗着给“侄儿”准备一些年货带回去。儿子和媳妇一听,也纷纷帮忙,将鱼、肉、粘糕等满满地装了多半口袋。在长富临走的时候,老太太还特意拿出几两银子,递给长富,语重心长地说道:“侄儿啊,拿着这几两银子去做个小生意吧,以后可要好好的。”
经过这件事,长富深受感动,彻底改邪归正。他又重新干起了宰猪的营生,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没过一年,便又过上了不愁吃不愁喝的好日子。长富是个懂得感恩图报的人,始终没有忘记老太太的这份恩情,时常带着媳妇去看望老太太。久而久之,两家人你来我往,关系愈发亲密,最终结成了一门令人称羡的好亲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