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撰文 | 田胜男36岁的小可(化名),在一次常规的体检中,妇科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拿到报告单的小可并没有很担心,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息肉都是良性的。之后,小可来我院就诊,看完她的报告后,我建议小可住院摘除息肉。因为小可情况有点特殊:她曾做过结肠癌和胃癌的手术,而且,她是HPV 16阳性,目前正在抗病毒治疗中。入院后小可做了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中发现宫颈管形态大致正常,宫腔前后壁可见多发息肉样赘生物,大者直径1厘米,余子宫内膜局部呈息肉样增生。术后小可恢复顺利,开开心心就出院了。没想到几天后,小可的病理报告显示“局部呈中-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3天后小可再次入院手术,切除了子宫、双侧附件及前哨淋巴结,好在腹腔冲洗液及7枚前哨淋巴结均未查见癌。注意到小可曾患两种癌症,询问其家族史,小可自述母亲因宫颈癌去世,送去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图1TIME讨论时间
读者朋友们知道小可患的是何种疾病吗,又能否避免呢?小界整理线索如下,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写出答案~
线索1:小可有手术史,曾做过结肠癌和胃癌的手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存在MSH2基因突变。
线索2:在询问家族史时得知,小可的母亲因为“宫颈癌”而去世。
---答案分割线---
👇👇👇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DZ2311000)本文首发:医学界妇产科频道责任编辑:Sheep*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