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铺之战:南明最大的伏击战,差点全歼南方八旗主力

墨斗鱼纪事 2025-04-16 10:06:42

1652年,那会儿是南明的永历六年,南明的大英雄、晋王李定国带着他的军队,在衡州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南衡阳,跟清军干了一仗,结果清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李定国厉害得很,一刀就把清军里的猛将、敬谨亲王尼堪给宰了。这事儿把清军吓得魂飞魄散,历史上都说,李定国连着干掉了两位清军的大将,这动静可大了,全国都轰动了。李定国在南明永历朝廷,还有南方的那些抗清队伍里,威望一下子就窜到了天顶。

李定国的名声一下子大涨,这让永历朝廷里真正管事儿的秦王孙可望感到了压力。说起来,孙可望和李定国两人都是张献忠的干儿子,但因为孙可望年纪大些,又特别有战略头脑,就成了大西军剩下的部队的头儿。之前啊,李定国对孙可望那是言听计从,忠心耿耿的。后来呢,为了大局着想,共同抵抗清朝,孙可望和李定国宣布大西军要听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指挥。但那时候永历朝廷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所以说白了,还是孙可望在掌舵南明抗清的大事儿。

话说李定国的声望日渐高涨,这让孙可望在南明军队里的“老大”地位感受到了挑战,他急需一场大战的胜利来稳固自己的位置。到了永历七年的三月,满清的定远大将军贝勒吞齐,带着4万多精兵强将的满蒙八旗军主力,一路往南,打算拿下宝庆。这4万多八旗军,可是清廷在南方最能打的精锐部队。孙可望一听吞齐要南下,心里顿时有了个大胆的计划。他琢磨着,把步兵80营,大约7万人,再加上水西的马军3万人,拢共10万大军,埋伏在周家铺,打算给这支八旗精锐来个一网打尽。要是真能把吞齐的这支八旗军给解决了,那他们就能一路打到南京去,把长江以南的地盘都给收回来。孙可望这主意虽然挺冒险,但也不是没可能成功。

孙可望是这样安排的:他亲自带着最精锐的部队在前面压阵,冯双礼的军队则驻扎在左边的山上,白文选的军队在右边的山上。杨武和冯万宝呢,就守在孙可望的后面,负责防御。而李定国的军队,则是负责把清军给“装进口袋”里,围起来。没过多久,吞齐带领的部队就到了周家铺,孙可望亲自带着他的亲兵部队去迎击清军的主力。他还特别下令,让其他各路军队都不能轻举妄动,得把清军给死死围住,不能让清军有任何逃跑的机会。

孙可望心里头担心其他军队里有人会打他的主意,所以他下令让白文选、冯双礼、马进忠这几个人各自带着自己的部队,靠着山势建起防御工事,严令他们不许擅自行动,谁要是敢乱动,格杀勿论。他自己呢,则带着主力部队去“迎战”。

孙可望花了大钱培养的驾前军,是南明最厉害的部队,他们的战斗力跟八旗军比起来,那是一点都不差,两边打起仗来,伤亡都差不多。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屯齐一瞅见孙可望的龙旗,就豁出去了,带着所有的八旗精英部队,拼命往孙可望的中军冲,孙可望的军队呢,稍微往后退了点。

屯齐一瞅见孙可望那面显眼的龙旗,立刻掉头率军猛冲过去,把所有精锐力量都使上了。与此同时,他左右两边的两旗骑射手也从侧面包抄过来,形成了夹击之势。铁骑们从四面八方围攻孙可望的中军,特别是那面龙旗所在的位置。佟图赖更是直奔龙旗而去,拼死冲杀。两军打得难解难分,伤亡都不小。

战事进入了胶着状态,要是这时候李定国能带着他那四万大军赶紧加入战场,孙可望想要一举消灭屯齐带领的八旗军的目标,说不定就能达成了。但遗憾的是,李定国心里对孙可望有怨气。为啥呢?因为在之前的衡州之战里,孙可望没打招呼就把驾前军撤了,害得李定国在衡州那一仗没能顺利收尾。所以这次,当孙可望向他求援时,李定国干脆不理不睬,直接带着手下的四万夷汉精锐士兵往南去了广西。这样一来,他和孙可望原计划在周家铺会合,一起围攻清军的事儿,也就泡汤了。

在战斗中,李定国没打招呼就离开了战场,这让南明军在周家铺前线的士气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为了保存实力,孙可望没办法,只好匆忙带着军队撤出了周家铺。这样一来,屯齐率领的清军算是捡回了一条命。说起来,孙可望在周家铺那一仗,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调配人手,都表现得相当出色,真不愧为南明最厉害的战略家。但可惜啊,因为内部不和,兄弟间勾心斗角,最后还是没能成功。周家铺之战结束后,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的矛盾更深了,后来甚至发展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两人的部队直接开打,这样一来,南明就一步步走向了灭亡的境地。

1 阅读: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