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已“焊死”?7元大关是底部已现还是深跌前夜?

兜说猪事 2025-03-29 08:38:45

近期生猪价格持续在7.2-7.4元/斤的窄幅区间内震荡,市场呈现明显的僵持状态。尽管部分机构预测价格可能跌破14元/公斤,但实际走势却始终未突破当前区间。这一现象被业内戏称为“焊死在7元大关”,引发市场对猪价是否已触底或仍将下探的激烈争论。

支撑当前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二次育肥情绪的反复和冻品库存的阶段性补充。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二次育肥的入场价格稳定在7.5-7.6元/斤,虽未出现大规模抢购,但养殖户逢低补栏的意愿仍存。与此同时,屠宰量同比增幅达12%-20%,但白条批发市场走货疲软,部分屠宰企业被动入库,间接缓解了现货市场的下行压力。

二次育肥与冻品库存:短期博弈的核心

春节后二次育肥的阶段性出栏与补栏交替进行,成为近期市场的显著特征。部分养殖户在3月份选择出售前期补栏的生猪后,再次试探性入场,但整体规模较2023年同期明显收缩。市场反馈显示,若猪价维持在7.5元/斤以下,二次育肥情绪或持续存在,但高价抢购抬轿子的现象尚未出现。

冻品库存的变动同样牵动市场神经。当前冷库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加之政策端收储价格高企,部分企业主动补库意愿增强。然而,白条批发市场走货分化,部分区域风格品走货尚可,但主流消费疲软,导致被动入库比例上升。定性分析显示,主动入库与被动入库并存,两者对后市的影响需区别看待。

体重攀升与供应后移:潜在风险加剧

生猪均重持续攀升成为另一大隐患。监测数据显示,部分集团场均重已接近123公斤,较春节前增加约4公斤,逼近历史高点。业内担忧,若猪价长期横盘,养殖端压栏情绪难消,体重压力将转化为供应后移的风险,进一步压制下半年行情。

与此同时,仔猪市场呈现两极分化。尽管仔猪价格一度跌至450-500元/头,但近期某大型养殖集团因供应短缺暂停对外销售,导致市场出现“有价无市”局面。专业育肥企业对低价仔猪补栏需求强烈,但供应紧张可能推升仔猪价格,进而影响下半年育肥成本。

能繁和仔猪存栏微增,淘汰去化动力不足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微增0.11%,仔猪整体存栏增加0.6%,规模场仔猪存栏增幅达2.6%,产能去化进程缓慢。当前行业尚未进入仔猪和育肥双亏损周期,养殖端淘汰母猪的动力不足。若无重大疫情或极端行情刺激,短期内产能去化难现加速迹象。

市场对消费端的预期亦存分歧,部分投资者炒作,但实际需求疲软与冻品补库的博弈仍在持续。历史经验表明,猪价触底往往伴随养殖亏损扩大与情绪恐慌,而当前市场仍缺乏此类信号。

后市展望:变盘节点临近?

综合多重因素,猪价短期或延续震荡,但潜在变盘风险正在积累。体重压力、冻品库存周期及二次育肥节奏,均可能成为打破平衡的推手。若4月气温回升后生猪生长速度加快,叠加供应后移压力,价格下探12-13元/公斤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养殖端而言,观望仍是主流策略。业内人士建议,重点关注体重变化与屠宰企业动向,同时警惕资金压力下的集中出栏风险。市场共识认为,真正的反弹需等待供需矛盾充分释放,而当前“磨底”阶段或为下半年行情埋下伏笔。

2 阅读:74

兜说猪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