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妃选辑52-一月天子朱常洛的三位后妃,都走在了他的前面

吕布省愚 2024-02-12 07:25:03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 2400 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8 分钟)

明光宗朱常洛绝对算是一个悲情的人物。

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

作为太子,他没有接受过哪怕一秒钟的治国理政的培训,他的父亲不喜欢他,母亲也不被父亲喜欢,他父亲的宠妃天天都盼着他死。也就是这般情况下,他即便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却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便成为历史上的匆匆过客。

所以,一个原本没有半点波澜的皇帝,却因为这在位一个月的经历拥有了足够的历史存在感。因为这太容易被人记住了。因此,原本的匆匆过客却频繁成为这几百年来人们的谈资,人们谈论他的生活轨迹,探寻他为何在位一月便驾崩。其实,话说回来,这有什么好探寻的呢?他就是被害死的,害死他的就是前面三辑的同一位女主角,他的庶母郑贵妃。

我们回头再来看这位光宗朱常洛,他其实还创造了一个另类的历史。他是明朝唯一一位没有皇后的皇帝。他还是太子的时候,有正妻是为其太子妃,可惜,太子妃早在1613年薨逝。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先后成为皇帝,是为熹宗与思宗,可惜两个儿子的生母也过早去世,两位皇帝就先后追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在此之前,他的长子朱由校追尊嫡母郭氏为皇太后。所以,实际上在他做皇帝的那一个月,他都没来得及追封自己的嫡妻或者进行一次册封仪式。

就这样,光宗皇帝生命中原本应该至关重要的三个女人,陆续早亡,从侧面宣告了光宗本身的经历也莫名镶嵌了难以言说的悲悯。那么,这光宗的三位所谓的皇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明朝后妃选辑第52辑,今日我们讲述光宗的三位“皇后”的故事。

“读史知今世,来者犹可追。读史知未来,鉴往纠昨非。”准备好了吗?故事,即将开始。

·孝元贞皇后郭氏

公元1580年,郭氏出生于顺天,如果这个记录是准确无误的,那么郭氏较之于光宗还年长两岁。

众所周知,光宗是公元1601年方被册立为太子,彼时,其刚满19周岁,按照当时的习惯,会表达为二十岁。作为与太子年龄相仿的女子,当年已然21周岁的郭氏被选入宫成为太子朱常洛之妃。

追尊孝元贞皇后郭氏

公元1604年,太子妃郭氏为朱常洛生育一女,后取名朱徽娟。可惜的是,朱徽娟在1610年的时候早夭。当多年之后,天启帝朱由校即位后,追尊这位姐姐为怀淑公主。郭氏一生仅孕育朱徽娟一女,当女儿过早的去世时,不知这位母亲心中能够诉说的是何等的悲悯。自己的夫君过得诚惶诚恐,堪称华夏历史上最憋屈的储君,自己显然无法指望上夫君,自己只能独自承受这丧女之痛。

除此之外,很遗憾,就几乎很难再找到太子妃郭氏的其他记载了。当郭氏再一次出现在史册中时,便是她薨逝的消息到来。公元1613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大概是1614年1月的某一天,如今已经无法知晓当时北京的天气是否寒冷,但是皇宫内的太子东宫绝对是充满着悲凉的氛围。这一日,太子妃郭氏薨逝,享年33岁。朝廷为郭氏上谥号恭靖太子妃。

后来,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但光宗在位29日后便驾崩,来不及追封郭氏。一直到光宗长子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才上嫡母郭氏谥号为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祔庙。来不及,一切都来不及,本应该在自己的丈夫朱常洛追封的皇后之后,最终只能被丈夫的庶长子追尊。一切似乎还有着些许的仓促,一切又似乎合乎情理。历史这面镜子,演绎到此处之时,让观者内心中着实不是滋味。

·孝和皇太后王氏

在如今的国家故宫博物院中,还典藏着这样一张画像,画像上的女子端庄典雅,给人一副十足的亲切感。正如其他画像一样,该画像也写着画上人的谥号“孝和皇后”。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后,其实,她也根本没有做过皇后。

这就是孝和皇后

那么这位女子是谁呢?她是明光宗朱常洛是才人,明朝的“才人”相当于是太子府上仅次于太子妃的角色。那么她又是怎么被封才人的呢?因为她为朱常洛先后生下长子朱由校与次子朱由㰒。

朱由校长大成人,后来成为光宗的继任者;而次子朱由㰒在四岁的时候夭折。

咱们都知道万历帝朱翊钧不喜欢太子朱常洛,但是比较让人没想到的是,万历帝道理生命中的最后两年,对于这位儿媳倒还有颇为认可的举动。当然,万事皆有因果。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也即是公元1619年的春天,王才人逝世,其与光宗同岁,所以享年37岁。因她所生朱由校为太子长子、皇长孙,也就兼有未来皇帝生母的身份。万历帝给予王才人与太子妃郭氏同等的葬礼待遇,万历帝“辍朝”五日,不鸣钟鼓。帝服浅淡色衣,百官青素服、黑角带朝参,皇长孙主馈奠。

其子熹宗朱由校即位后,尊上生母王才人谥号,称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迁葬光宗庆陵,神主奉祀于奉先殿。

·孝纯皇太后刘氏

第三位,其实我们在讲述思宗朱由检的章节时专门用很大的篇幅讲述过她的遭遇。

她也就是思宗的母亲刘淑女,她没有任何的位份,直到去世都仅是太子府上的淑女。淑女是什么概念呢?可以理解为储君府上地位极低的妾室。那么,她是如何成为太子府淑女的呢?很遗憾,她是被皇室强行征收入宫的女子。

朱由检的母亲

我们也都知晓,因为朱常洛母亲的缘故,万历帝不喜欢他;也因为刘氏自己出身低微,太子朱常洛也不喜欢她,甚至,她很可能是被朱常洛责罚而死的。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也即是是公元1611年2月6日,刘淑女生下朱由检。但后来,不知道什么样的原因,刘淑女失去了朱常洛的宠幸,最终竟然遭到责罚而死。刘淑女去世时,其子朱由检只有4岁。朱常洛怕父亲万历帝知道会斥责,便告诫宫人切勿谈论此事,将刘淑女草草葬到西山。

朱由校即位后,弟弟朱由检封信王,朱由检母亲刘氏追封为贤妃。此时,还流传出朱由检找寻自己母亲坟墓的故事。她从老年宫人处听说,自己的母亲墓葬与申王朱祐楷的墓葬邻近,所以作为亲王的朱由检自己无法去亲自祭奠母亲,便只能暗中给予近侍银钱,托其祭奠清扫母亲刘淑女之坟。

朱由检即位为帝后,为母亲上谥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并大力尊封了自己的外祖母一家。另外,也就是朱由检即位后到处找寻自己母亲遗像的故事,此故事让人颇为痛心,朱由检母亲的画像是根据当时人们的记忆在描述下绘画出来的,有几分真实呢?已无人知晓了。

本篇短文即将结束前,重新再次翻看了这四位过客的画像,他们其实都不属于他们那个时代,他们都仅仅是那个时代的过客,可惜,可叹。

0 阅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