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分享是一种幸福,后来才发现,缄默才是一种好的修养

智远评情感 2025-01-21 02:27:26

分享幸福会引发什么

当你与人分享你减肥成功的快乐时,你的成功瞬间就能引爆对方因为不自律而身材变形的焦虑感。

当你与人分享你顺利赚钱的喜悦时,你的成功瞬间就能引爆对方因为没机遇而钱包羞涩的羞愧感。

当你与人分享你出国旅游的开心时,你的愉悦瞬间就能引爆对方因为没钱旅游而待在家里的困顿感。

当你与人分享你生活美满的幸福时,你的高兴瞬间就能引爆对方因为经营不善而让感情岌岌可危的破碎感。

“恨你有”的心态不可避免

你把你的幸福分享出去,你渴望得到别人的祝福与认可,但你往往得到更多的是别人内心的不平衡,你触发的是别人的自愧不如。

一旦这种不平衡被激发出来,那别人的自愧不如就会转化为对你的羡慕嫉妒恨。

对你所拥有的一切的渴望就变成了羡慕;无论如何都得不到你有的一切就变成了嫉妒。

最后,总是不如你的感受又转化成了恨,这种恨的威力大到足以伺机破坏你所拥有的一切。

因为相互‬比较‬是‬人性‬,所以‬“恨你有”的‬心态‬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

当你有而他人没有的时候,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有正向的能量,把重点集中在让他们自己努力实现欲望之上。

大多数人只会觉得凭什么你有,他们就没有,最终把这种得不到的愤怒通通都发泄到你的身上。

缄默是对别人的理解

你本想通过分享换来别人的感同身受,没错,他们能感受到你很幸福,可是那又如何,那对你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如果你的幸福恰恰衬托出别人的不幸,你的幸福就成了别人眼里的得瑟和炫耀。

所以,以前觉得分享是一种幸福,后来才发现,缄默才是一种好的修养。

缄默才是对别人的感同身受,只有你能对别人做到感同身受,别人才能把为数不多的善意释放给你。

假如你不打算对别人感同身受,只要求别人对你感同身受,那对别人来说不也是一种强求吗?

很多时候,幸福用不着显露出来,它就像你来之不易的钱财一样,跟财不露白是一样的道理。

请收回你对别人的强求,多一点对人性的了解,只有低调做人才能更好的守护你的幸福。

0 阅读:11

智远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