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国内外情况慢慢平稳下来,毛主席打算抽出一周时间,去黄河边走走看看。他一路往南走,经过了天津、开封、徐州这些地儿,到了10月底,他到了河南的开封,路上还顺便检查了河南的水利情况。
那天晚上,毛主席会见了河南省的头头们。一瞅见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毕占云,他立马就兴奋起来,快步走过去,紧紧握住了毕占云的手,问道:“自打井冈山那次分别后,这都二十多年了,你都在哪儿忙活呢?”
毕占云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压根藏不住,他使劲儿回握住毛主席的手,半天都憋不出一句话来。毛主席也没顾得上跟旁人介绍,直接拽着毕占云走到一旁,这两位老朋友,好久不见了,得好好聊聊,叙叙旧情。
井冈山分别后,毕占云咋就和毛主席没了联系呢?毕占云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毛主席一直惦记着?
【蜀中出战神】
1925年秋天那会儿,毕占云几经波折,最后加入了川军范绍增手下的骑兵团,当了个小兵。由于他干活儿卖力,表现挺好,没过多久就升成了排长。到了1927年4月,蒋介石突然翻脸不认人,大肆杀害共产党员,还放出话来说跟共产党誓不两立。
川军的全部人马都站到了蒋介石那边,毕占云因此得到了国民党第四集团军第八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二营营长的职位,他接到的任务是去打共产党。
那时候,第三师第八团里头藏着不少共产党员,他们平日里聊着聊着,就经常提起那些新潮的革命观念。毕占云跟着他们,慢慢地不光学会了认字写字,心里那扇革命的大门也被悄悄打开了。他越琢磨这些革命思想,就越发觉得南方的革命政府让人心生向往。
之后,第三师被派到湖南茶陵、安仁这些地方去对付红军。但毕占云心里头压根儿就不想跟红军真刀真枪地干,他私下里还跟上级的命令唱反调。毕占云这边儿忙着找法子跟红军搭上线,那边儿又拖着不执行上级的“进攻指令”。要是实在拖不下去了,他就跟红军意思意思地打个照面,走走过场。
1928年10月中旬那会儿,毕占云费了好大劲,终于和朱德带的红军队伍联系上了。到了26号那天晚上,他就把全营的官兵都召集起来,告诉大家他们决定起义,要加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大军。
毕占云一来,工农红军的力量立马壮大了不少,反动派的势力呢,也就相应地被削弱了。但更重要的是,他开了个头,让国民党军队的整连、整营都直接加入红军,这事儿以前可没有过。他的这个举动,也给后来好多国民党军队投降红军树了个榜样。
【长征险阻,革命伴侣刘彩香】
1932年10月,在建黎泰那场大战里,毕占云带着第一九0团拼命往前冲,他们第一个冲进了城里,狠狠收拾了国民党的第九十师团。你们得知道,这个第九十师团在国民党军里可是被称为“顶梁柱”的。
第二年2月份,毕占云带着第六十六师参加了第四次打国民党的大行动。他们和其他的兄弟部队一块儿,对着国民党的第五十九师发起了全面冲锋。结果打得非常漂亮,黄陂和登仙桥这两仗,赢得了大家伙儿的广泛称赞,也给打破国民党这次大围剿打下了好基础。
1934年10月那时候,中央红军没办法,只能开始大转移,后来人们管这叫长征两万里。毕占云接到命令,带着两个团的新兵往西边走。他们走到湘南后,毕占云就把这两个新兵团交给了中央革命军委。
后来,毕占云被提拔为中央军委设备营的指挥官。在那段特别难熬的日子里,毕占云带着一大帮设备营的兄弟们,顶着大风大雪,没日没夜地忙活,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部队的各种需求。
11月23号那天,毕占云被挑中做了红八军团的参谋长。转眼到了12月,部队开进了黔东地区。那时候,红军牺牲了不少战士,为了能让队伍壮大起来,上头决定把几个军团合一块儿。于是,红八军团就跟红五军团合并了,毕占云呢,也升为了中央纵队后梯队的参谋头头。
1935年秋天,也就是10月份的时候,毕占云被任命为工农红军总参谋部的二科科长。
长征路上,红军一路闯过了四道重重关卡,没停歇地赶到了遵义。到了遵义后,毕占云挑起了守护这座城的担子。有天,在遵义老城外的河岸边,他巧遇了自己的革命战友,也是心上人——刘彩香。
两人好久不见,可这回碰面却没时间好好聊聊。在这个打仗的特殊时候,就算人就在跟前,也只能是见一面就得赶紧分开。一样的信仰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知相爱。但战争的凶狠,让他们只能把对彼此的想念,深深地藏在心里头。
红军到了毛儿盖后,休息了好久一段时间。刘彩香和毕占云得到批准要结婚了,但那时候革命特别难,他们只能急急忙忙在一间临时找的空屋子里把婚礼给办了,连喜糖都没顾上准备。
因此,当几位平日里和刘彩香关系挺铁的女红军急匆匆跑到“新房”里,想要些喜糖沾沾喜气时,没想到毕占云给她们的竟是一把手枪,外加一些子弹。
尽管生活挺艰难,但毕占云夫妻俩因为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并且一直在努力,所以他们觉得再苦也是甜的。
【血战河西地,乞讨回延安】
1936年10月底,从25号到30号那几天,毕占云他们那支队伍,就是西路军,成功过了黄河往西边去。等他们到了河西那块地方,迎面碰上的就是军阀马步芳的手下,大伙儿都管他们叫“马家军”。
马家军那边,正规军有三万多,民团武装更是多达十万。反观西路军,人数连他们的零头都比不上。两边实力差太多,再加上红军一路往西打,粮食不够吃,武器也不够用,所以这场仗打得特别惨,简直前所未有。
打了一个多月的硬仗,西路军让“马家军”伤亡了六千多人。到了12月中旬,西路军的人数从过河时的两万多人降到了一万五千多人,战斗力明显下滑了很多。
1937年1月份,军长董振堂带着3000多名战士在高台那场大战里英勇地丢了性命。拼死搏斗之后,红五军的3个团里,只剩下六百多人成功突围,最后跟西路军总部碰了头。
毕占云带着干部团队拼命往前冲,一遍又一遍地把“马家军”的冲锋给顶了回去,硬是没让“马家军”的脚丫子沾到西路军总部的边儿。
3月5号那天,苦战七天的西路军又一次尝试冲出去。过了九天,他们来到了石窝那地方,结果被马家军的骑兵给盯上了,马家军就顺着他们的路线找了过来。西路军的领导都觉得“这场仗快打到底了”,所以,他们就把队伍分成了三部分,在祁连山里头开始打游击。
毕占云带着的队伍只有一千号人,枪也就一百多把,子弹几百发,还有些大刀。红军战士们已经拼了半个多月,一个个累得不行。又没水又没粮,还有不少人受伤生病,这样一来,敌我力量对比就更悬殊了。
有些红军战士在激战中不幸牺牲,而多数人则被冲得七零八落。战斗到了尾声,毕占云身旁仅剩下4个红军战士,他们彼此扶持,一步步艰难地向前挪动。在祁连山里,他们过着苦日子,饿了就嚼草根,渴了就喝冰雪水。
山里冬天日落得早,因为地势高,气温也跟着降,冷风嗖嗖地往骨头里钻,疼得让人直打颤。大伙儿连大声喘气都不敢,因为呼出去的热气立马就变成了小冰晶,粘在鼻尖儿上,不一会儿,鼻子就冻得没啥感觉了。
天一黑透,他们这才发现,“马家军”已经围成了个大圆圈,把整座山都圈进去了。没办法,五个人只能硬着头皮,顺着那悬崖峭壁,一路跌跌撞撞地滚下山,好不容易从包围圈里溜了出来。
有天晚上,毕占云他们一行人意外撞上了“马家军”的骑兵部队,结果四个伙伴被冲得七零八落,只剩下他自个儿单打独斗。还好,“马家军”骑兵没留意到他,他这才捡回一条命。
毕占云这时候已经好几天没进食了,身子骨又累又饿,虚弱得很。没办法,他只能去旁边的一户藏民家求助。那家人一听他的情况,立马心生怜悯,不光拿吃的给他,还让他在他们家歇一晚。
为了避开马家军的搜寻,同时也不连累那些善良的藏民家庭,他白天就披着羊皮,躲在雪山树林子里头。等到天黑透了,他才进屋跟人家一起吃饭睡觉。身体慢慢好点儿后,他就找人家借了衣裳,打扮得跟藏民一样,揣上干粮继续他的旅程。
毕战云在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上,一直朝着东边的方向走。路上,他碰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就装成是个哑巴,这样才勉强躲过了一劫。他带的干粮很快就吃完了,没办法,只能一路上向人讨要点吃的。就这样,他走走停停,总算是走到了永昌县的北泉村。
在这儿,他碰上了一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从对方那儿得知了些红军的行动消息。听完之后,他没接受那位同志让他留下的建议,铁了心要去找红军的主力队伍。
走的时候,那个地下党员塞给他三块五毛钱应急。毕占云就装成赶驴的,一路上边走边讨饭,经过了兰州、西安,朝着陕北一步步走去。饿了就找户人家要点吃的,渴了就随便喝点冷水,要是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的草堆里歇一会儿。
这一路上,他记不清楚碰了多少回国民党军警特务设的卡,过了多少道盘查的关,更不清楚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总算是走到了洛川。在那儿,他碰上个姓罗的好心人帮了他一把,歇了几天,又接着往北走,去找红军队伍。到了1937年冬天,毕占云像是经历了重重磨难,好不容易才到了延安,算是回到了党的家里。
【黄河边上立大功】
1938年1月份,毕占云被提拔去绥德警备司令部当参谋长。他所在的这个司令部,是八路军留在后面守家的部队的一部分,主要就是看着黄河,别让日军过来,还要保证后面的基地安全。
他管的河段挺长,有200多公里,差不多是整条河防的一半。这块地方对陕甘宁边区很重要,那可是中共中央军委待着的地方。而且,它还是个枢纽,连着华北的各个抗日根据地,战略位置相当关键。
二月中旬那会儿,山西的日本鬼子开始大规模攻打咱们根据地的南面和西面。到了27号,他们抢占了黄河东边那个挺关键的渡口,紧接着就使劲攻打毕占云守着的河防地方,看起来是想一举打下陕甘宁呢。
在接下来的这一年,毕占云带着红军团和各县的保安队伍,跟八路军联手,跟日军杠上了。他们多次把快要逼近黄河的日军给赶了回去,就是不让日军得逞。
1941年8月那会儿,毕占云带着好多军民,一门心思要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他们跟日军斗得那叫一个狠,经过一场场硬仗,把日军好多次的扫荡、围堵、一点点侵占和彻底消灭的计划都给打破了。
9月头几天,毕占云牵头搞了个《游击队伍指令》,中共太岳军区委员会发了出去让大家照着做。这个指令一下,整个区域都轰轰烈烈地搞起了群众游击战。
10月6号那天,日伪军又拉来了3万多号人,冲进了太岳北边,想来个大扫除。毕占云接到命令,去搞同浦路,结果把日军的三辆铁甲车给报销了。到了18号,日军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我们的根据地。这次反扫荡,咱们大大小小打了47仗,干掉了日伪军916人,还抓了13个伪军俘虏。
1942年3月4号,日本鬼子突袭了和顺、辽县、武乡还有沁源这些地儿。他们每到一处,都干尽了坏事,就是所谓的“三光”,也就是把房子烧个精光,见人就杀个干净,东西更是抢得一干二净。
他们不仅抢走了大堆的粮食和牛羊,还用了些狠毒的化学武器,害苦了根据地的老百姓。为了好好教训下日军,毕占云带着队伍,跟八路军一起,给了日军一个沉重的打击。他让一个部队在武乡县,光靠手榴弹就干掉了40多个日军。接着,他又让其他部队在白晋那边不断偷袭,又打死了30多个日军。
后来,他带领各地的骨干队伍,去搞乱了日军在白晋、平汉这些地方的铁路线。他还亲自带着第38团和第57团,两次打下了沁县火车站,炸了路,搭了桥,害得日军在白晋的重要运输线足足断了五天,车都没法开。
没多久,日军因不甘战败,着手实施了“治安加强行动”,疯狂地搜捕和残害那些投身抗日事业的民众。
毕占云为了破坏日军的计划,多次亲自带队,悄悄溜进日军控制的地方,到处宣扬共产党的理念和办法。他联合了好多抗日的队伍,用了不少招数对付日伪军,让他们没办法站稳脚跟。就这样,他们一点点地推翻了伪政府,还让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重新站了起来,变得更有力量。
下半年,毕占云帮了陈赓等军区大领导的忙,他把政治和军事上的改革都搞了起来,重点整治了地方上的武装队伍,让地方武装力量更强大了。他还鼓动了400多名身体棒的年轻人加入正规部队,这样一来,军区部队的实力就大大提升了。
1945年8月份,太岳军区听到毛泽东说要对日寇发起最后攻击,立马就行动了,对着当地的日本鬼子和伪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打,最后成功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大胜利。
【建国战争再立功】
1946年的时候,国民党开始动手打共产党,内战就这么爆发了。毕占云呢,被上头调到了冀东军区,去做了管后勤的副司令员。你猜怎么着,他干这行当,干得那叫一个出色。
国民党用飞机大炮不停地轰炸,但他居然发现了一条能快速往前线送东西的路线。他巧妙地避开了轰炸,让大部分物资都完好无损,而且送得比以前更快,直接就到了共产党战士那里。
1948年10月份,毕占云被安排到了中原野战军,当上了司令部的头儿。到了第二年4月,他和战友们都盼着战斗打响。他觉得自己打仗打了这么多年,又是个老党员,啥样的仗没见过,再难的仗也有信心打赢。可说实话,他还是没想到这场仗会这么难打。
过了两天,仗真的打起来了,可这时候麻烦也跟着来了。打仗前,那些负责给前线送东西的老百姓,都会赶着家里的牛羊车,帮解放军拉东西运粮食。但没想到天气突然变了,好多牛羊都在路上给冻死了。这样一来,老百姓遭了殃,损失了不少,咱们军队也跟着发愁,眼瞅着就要没粮没物资了。
考虑再三后,毕占云决定派一队士兵去后方支援乡亲们搬运东西。在解放军士兵和当地老百姓的紧密合作下,那些物资被一一装上小车,他们冲破一道道封锁,最终成功送到了前线阵地。
战后统计结果显示,老百姓和战士们一块儿送的东西可真不少,粮食加起来有1.5亿斤,柴草更是达到了3.25亿斤,担架也准备了30多万副。
后来,这事儿就传到了淮海战役总指挥那儿,陈毅元帅还特地点了他的名,好好夸了他一顿。
淮海战役能取得胜利,全靠那些革命老区的老百姓,他们用自家的小推车,一点点给咱们运来了胜利的希望。咱们得一直记着他们的恩情,永远不能忘。
【二十年后的重逢】
淮海战役打完后,毕占云又被安排到了河南地方上干活。跟以前换工作一样,到了新地方,他从来不提自己以前的战功,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手头的事儿干好。所以,大家伙儿都不知道,他其实是我党抗战时候的大功臣。
1952年10月份,毛主席到河南去看看那里的水利工程。在宾馆见到河南的领导们时,他瞅见毕占云,一开始好像有点不确定,等看清真是他后,毛主席高兴得赶紧走过去,使劲握住毕占云的手,说:
二十多年没见,自井冈山一别后,你到底去哪儿闯荡了?我还一直琢磨着你是不是...
话还没讲完,主席瞅着那些曾经的红军大将,眼里满是藏不住的自豪。毕占云啊,不管是在打日本鬼子那会儿,还是后来的解放大战,他都给新中国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说起这些年自己都在哪儿忙活,毕占云提道,他之前一直在陈赓大将手下负责前线支援的任务,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他都参与了。直到1949年,河南那边开始成立军区,他就被调过去当了河南军区的副司令员。
旁边听他讲话的同事惊讶得不行,没想到他竟是为新中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的英雄。这跟他平时默默无闻、只干实事的性格确实分不开。
过了几天,毛主席和视察团队把河南黄河边上的水利工程都检查完了,眼看就要回北京。在跟大家道别的人群里,毕占云又一次露了面。
毕占云这辈子真是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也相当传奇,这都得益于他的拼命努力。他工作过好多地方,但不管在哪儿,都把自己的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实实在在是一步一个坑往前走的。这种实实在在干事儿的精神,真的值得咱们学习。
他是头一个从国军那边过来加入红军的营长,真心实意地信了共产党的革命理念,成了第一个大胆尝试的人。他立下了好多大功,但为人低调,从不炫耀。反正吧,像他这种人才是真正值得我们佩服和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