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紧急通知,半导体板块迎来暴涨。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对行业以及板块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半导体板块突然飙升
4月11日,半导体板块突然飙升,中国半导体芯片板块迎来爆发式上涨,超 30 只个股涨停或涨超 10%,科创 50 指数领涨市场。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半导体板块的飙升或源于两大消息:
一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称,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二是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布了一份助力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倡议书,引发市场关注。
二、那么,问题来了。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是怎么样的?这个新的认定规则出台为何会让半导体板块暴涨?对行业以及板块会有如何影响?
1、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是怎么样的?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于2025年4月11日发布的《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新规明确将集成电路的“原产地”认定为流片地(即晶圆制造地),而非传统的封装地。
这里最主要的就是“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以往,海关判定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主要看芯片完成封装测试的地点。但从4月11日新规实施后,原产地认定发生根本性变化 ——以晶圆流片的生产地作为原产地。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流片属于制造环节,是整个产业链最核心、技术门槛最高的部分,直接决定了芯片的制程工艺水平。例如,一颗芯片即便在国内完成封装,但如果流片是在美国的晶圆厂完成,那么这颗芯片就会被认定为“美国原产”。
这一规则调整背后,是当前关税政策背景下的战略考量。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新的原产地认定规则将直接影响不同产地芯片的关税征收,从而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2、这个新的认定规则出台为何会让半导体板块暴涨?
实际上,半导体板块集体大涨核心逻辑在于新规对国产供应链的提振与市场预期重构。
一方面,关税博弈下的国产替代加速;美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加征关税回应。这样的背景下,新规精准区分流片地,削弱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效力;同时,美系芯片厂商(如TI等)因本土流片占比高,成本优势被削弱;而台积电等非美系代工企业受益于关税豁免,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另一方面,新规之下,国产晶圆制造与设备需求或激增;新规可能倒逼下游企业转向国内晶圆代工厂(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及设备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有望突破30%,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设备国产化加速。
此外,市场对短期政策红利的积极反应。市场预期国内半导体企业将获得更多订单,叠加全球半导体市场回暖(2025年预计增长11%),推动资金涌入。
3、对行业以及板块会有何影响?
新规之下,对行业短期带来较大影响,而长期可能产生行业变局:
短期,美系芯片渠道商因关税不确定性,部分产品暂停报价,部分型号价格短期内大幅飙升,可能引发市场囤货现象,进而导致局部缺货风险。与此同时,国产晶圆代工厂和设备商将迎来订单爆发期,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北方华创等设备厂商也将受益于国内晶圆厂的扩产需求。
中长期,供应链格局大变化,技术自主突破以及国产替代可能深化。比如,美国本土晶圆厂对华出口占比或将下降,转而依赖本土及欧洲市场。而亚洲方面,台积电、三星等代工厂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加速在东南亚布局封装测试产能以规避地缘风险。另外,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成熟制程芯片的主要供应地。而政策推动下,中国在先进制程和关键设备的研发投入或将加大。中国通过规则制定权争夺,推动半导体产业从“单极霸权”向“多极共生”转型,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深化。而此前,CHIP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也表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不可逆,因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未来5—10年有望在成熟制程领域实现全面自主,并在部分先进技术节点取得突破。
三、半导体板块如何演绎?
对于半导体板块来说:
1、短期,在政策倾斜和供需结构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半导体市场受到高度关注。设备、材料以及模拟芯片等订单明确的细分领域,成为资金追逐的热点,短期内存在博弈机会。但需要警惕的是,部分公司股价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市盈率飙升,其实际业绩可能无法支撑如此高的股价。一旦市场情绪降温,这些股票可能面临阶段性回调风险。
2、中期看,业绩表现决定谁能持续上涨。到 2025年中报发布时,市场会更关注哪些公司真的拿到了订单、赚到了钱。目前看,像汽车电子、AI算力、存储芯片等,随着渗透率、需求以及技术的突破等,尤其值得关注。
3、长期看,半导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一旦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尤其是在先进制程和核心设备领域,有望诞生世界级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将凭借技术优势,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
总之:此次半导体板块暴涨是政策红利、国产替代预期与全球市场回暖共振的结果。原产地新规不仅是对美国关税的精准反制,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突围的战略转折。未来需关注国产替代进度、全球产能转移及技术突破节奏三大变量。若政策执行与产业协同持续强化,半导体板块的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尤其关注设计、设备材料及AI算力芯片等高弹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