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菇达人”种出新名堂,“菌菇棒”变成“致富棒”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25-04-16 08:57:51

韩仲光是山东诸城市贾悦镇别家官庄村人,40年前他就是部队小有名气的“菌菇王”,曾被部队选派到驻地河北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习进修,并作为军地两用人才教员为部队培养了一批食用菌种植人才。

1988年1月退出现役,韩仲光开始在试验田尝试种植黑木耳。从挑耳包、杀菌、接种到养菌、出耳……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种植的技术路线。一年过去,顺利收割六茬,亩均收入近3万元,坚定了他发展黑木耳种植的信心。

从1988年至今,韩仲光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用于厂房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设备、购买原材料,在种植技术方面力求精益求精,不断探索钻研新技术新方法,种植的黑木耳产值高、质量优,市场供不应求。周边群众纷纷向他请教学习,韩仲光便自办技术培训班,无偿提供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韩仲光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菇达人”。

2011年初,韩仲光发起成立了诸城市宇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领大家种植黑木耳。合作社采用先进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利用桦树、椴树等丰富多样的菌种基料进行黑木耳培育,先后建立起10座标准化食用菌种温室大棚,年产销优质黑木耳50余吨,净收益100多万元。

如今,合作社已拥有固定资产达600多万元,拥有废菌袋分离机、菌料上料筛料机、菌料铲料装载机、菌料上料机、菌袋装袋机、热风炉、食用菌烘干机、菌袋开口器等先进设备10余台(套),摆脱了传统依靠人力作业的束缚实现了全机械化运作生产,产能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培训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化基地。直接带动省内外食用菌种植户300余户、大型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基地100余个,并常年提供食用菌菌种、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一条龙服务。

随着黑木耳种植规模的逐步增加,废弃菌棒也越来越多。韩仲光积极探索菌棒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通过加工处理变成有机肥,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实现了变废为宝,形成了“资源-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高效循环模式。

此外,韩仲光利用废弃的地瓜种地窖培育口蘑也取得成功,将陆续向周边村民推广,带动他们把闲置的旧房、地窖利用起来,增加收入。

未来,韩仲光将打造以黑木耳为主线,多元化、多品种的规模化食用菌产业园,从菌种研发、生产到菌包生产销售,实现自产自用自销,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特色农业生产中。(来源:大众新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