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红色政权的发展——华阳游击队

雷频聊趣 2024-11-09 19:02:38

1935年3月9日,红二十五军在华阳街组建华阳游击队。

(网络配图)

3 月 19 日,红二十五军离开华阳开赴商洛,巩固和发展鄂豫陕革命根据地。3月24日,敌人探知红军主力部队离开华阳,已向商洛地区挺进,只有一支游击队在华阳活动。胡宗南便派独立第一旅的两个营和洋县民团联手,对华阳苏区和华阳游击队进行第一次“围剿”。

游击队刚成立不久,新战士多,缺乏战斗经验。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华阳游击队果断采取避其锐气、声东击西的策略,主动撤离华阳苏区,向佛坪方向游击。一部分队员靠近华阳的西山,以二郎坝(今属太白县)为中心向敌侧后打击;另一部分队员向华阳东北山区打击敌人的侧前方。敌人到达华阳,未见游击队,气急败坏,便在各乡搜查苏维埃干部,疯狂残杀了在石塔河战斗中重伤未及转移的 4 名红军战士和抗捐军护理队员蒲光有。

4月2日,洋县保安大队黄生新、周玉川带2个中队,共200多人,对华阳苏区和华阳游击队进行第二次“围剿”。华阳游击队得报后,分兵两路截击:一路由队长张进朗、指导员洪颜科率主力50 多人,在九池坝设伏,一路由华阳革命委员会主任郑值清率部分队员在龙山侧埋伏。黄、周率保安大队行至骆驼项,突然杀声四起,埋伏在此的游击队员将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场击毙3人,并击杀了第八分队队长黄日照,敌人溃散逃跑,连夜退回洋县城。华阳游击队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5月29日,由国民党洋县党部副书记王勉生率领国民党正规军的一个营、三十八军特工队80 多人连同黄鼎庵(黄生新)、周玉川、高儒安等 3 个保安大队共计 600 多人组成的“清乡队”,从黑峡、茅坪两路向华阳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由于寡不敌众,华阳区革命委员会及7个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被迫撤离。游击队也随即转移。指导员洪颜科率游击队主力80多人进入华阳以西的坪堵、铁冶河一带活动。在窑坪、回子坝遭受伏击,撤至城固县石马、罗家坡等地;队长张进朗率第二排进入九池坝、黄土岭等地活动,夜袭驻茅坪的周玉川保安中队,后因叛徒周崇保出卖,在龙凤山古庙被围,吴启汉等18名游击队员壮烈牺牲,张进朗冲出包围。不久,游击队主力又遭土匪袭击,转移到茅坪河口后再遭保安队伏击,伤亡惨重,张进朗、洪颜科遂翻太白山,集结被冲散的队员40多人,就地坚持游击战争,后与红二十五军二二五团会合北上抗日。

郑值清、薛朗夫、孙鸿等人在敌人占领华阳苏区后,率领各乡苏维埃干部、赤卫队员、游击队伤病员等30 多人,从枪林弹雨中突围出来,转至太白山上荒无人烟的昏人坪隐蔽 。县委交通员李茂林和华阳苏区蒲顺才等苏维埃政府干部、共产党员、红军伤员和游击队员共67人被敌逮捕,壮烈牺牲。1935年7月底华阳游击队解散,历时143天。

来源:洋州记忆

0 阅读:8

雷频聊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