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家自从进了贾府便长住了下来。林黛玉进贾府是因为母亲去世无人照管教养,贾母才命人接了过来。父亲林如海死后,林家绝户,再无其他宗族亲人。在贾琏帮忙料理完林如海丧事后,便长住在了贾家。但薛家是举家进了荣国府,是客人的身份。林黛玉被贾家视为自家人,薛宝钗被视为亲戚。检抄大观园时,王熙凤就说只抄咱们家的人,不能检抄薛宝钗。王善保家的附和说断乎没有抄起亲戚家的理。既然林黛玉是自家人长住在贾家肯定没有问题,那么,薛宝钗是亲戚家,为何赖在贾家不走呢?

· 薛家与贾家都属于金陵四大家族,他们虽然相互扶持照应,但并没有实质性的亲戚关系,是转了几道弯的亲戚。薛家薛姨妈与王家王夫人是姐妹。因此,薛家住进贾家与林黛玉住进贾家性质完全不同。林黛玉是真正的住亲戚,薛家只能算是借住。
· 薛家虽然是极富的人家,护官符中说薛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门子说薛家有百万之富,薛蟠更是挥金如土。但自从薛父死后,薛家境况便一落千丈,迅速陷入到经济危机中了。
· 薛家是皇商,很大程度上依赖了祖上的名望。薛蟠能在户部挂虚名,不过是赖祖父之旧情分。薛蟠不学无术,薛家生意濒临崩溃。更有打死冯渊,出了人命官司。不得不离开金陵老家,前往京都避祸,以期待东山再起。

· 很多人对比并不认同,认为薛家是四大家族极富极贵,根本不可能如此狼狈。但红楼梦书中所写真中假,假中真。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才能看明白。
· 如果薛蟠打死冯渊对薛家造不成影响。那么薛家就应该很容易了结了此案。冯家不过是想多得几两烧埋银子,薛家如果有的是钱,不可能一直对簿公堂有至少一年多没有解决。直到贾雨村被安排到应天府任职才完结了此案。
· 这件案子没有快速解决,只能说明薛家自身并没有能力妥善解决,薛家主事人和有分量的奴仆并不给力。这件案子持续了一年有余,说明薛家没有权势,至少应天府不会给薛家面子。而贾雨村乱判葫芦案,并不是看薛家面子,而是因为王家和贾家之力。
· 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

· 连门子都知道贾雨村乱判葫芦案,是因为好去见贾府王府,与薛家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薛家在四大家族中的位置,门子说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说明薛家还是主要靠着其他三家,另外还有亲友在都照应。
· 薛家的真实境况如此,进京入住贾家实际上就是投靠亲友而来。那么,贾家对于薛家长期住在贾家是什么态度呢?是厌恶的。这从几件事情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
· 第一件是贾母要亲自操办薛宝钗的十五岁生日宴。像林黛玉这样的小姐们过生日是有一定的规格的,也就是定例。薛宝钗十五岁生日是很重要的,十五岁是将笄之年,象征着成年。贾母亲自操办按理说应该很隆重才对,但结果贾母只拿出来二十两银子。用王熙凤的话说就是这够酒的够戏的?
· 反观贾母为王熙凤过生日,贾母主持结果凑出来一百五十多两银子。热闹非常和薛宝钗的生日宴形成了鲜明对比。

· 第二件就是有意为贾宝玉求配薛宝琴,委婉提醒薛家是该离开的时候了。薛宝琴一进贾府,贾母就硬逼着王夫人认为干女儿。哥哥是不能与干妹妹成亲的。薛姨妈就曾想认黛玉为干女儿,薛宝钗就因为薛蟠相中了黛玉说不能认。贾母在薛姨妈面前明显表现出求配意向就是委婉提醒薛家贾家看不清薛宝钗,是薛家离开的时候了。
· 还有检抄大观园,查林黛玉不查薛宝钗,更是逼迫薛宝钗离开贾府。最终薛宝钗也搬出了大观园。
· 那么,既然贾家并不愿意让薛家住在贾家,为什么薛家还能住这么长时间呢?仅仅只是为了情面吗?并不是的,而是因为一个人。

·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薛家是为什么进京的。是因为王子腾的召唤。
· 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 四大家族中最开始贾家最强盛,但随着时间推移,王家隐隐成为四大家族的王者,王子腾成为了四大家族最有权势的人。贾家和薛家几乎沦为了王子腾的附庸。任何官司大事背后都有王子腾的影子。

· 贾家除了爵位,最能倚仗的应该是贾代化京营节度使一职。后来王子腾继任了贾代化京营节度使的职位。贾家不得不给王子腾面子。王子腾召唤薛家入都,自己却升了九省统制,出外巡边。薛家只能依照王子腾的意愿长住在贾家。贾家即使不情不愿也不得不给王子腾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