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妃薨逝送灵期间,惜春的一个婆子被撵出去了,她说了什么话?

大白话曹雪芹 2025-04-15 02:51:01

·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林之孝家的带了惜春屋里的一个婆子来见探春,说她的嘴很不好,撵出去才是。探春正下棋,听闻林之孝家的汇报完,就先撵出去,等王夫人回来再定夺。那么,这个婆子到底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为何要把她撵出去呢?

· 林之孝家的便指那媳妇说:“这是四姑娘屋里的小丫头彩儿的娘,现是园内伺候的人。嘴很不好,才是我听见了,问着他,他说的话也不敢回姑娘,竟要撵出去才是。”探春道:“怎么不回大奶奶?”林之孝家的道:“方才大奶奶都往厅上姨太太处去了,顶头看见,我已回明白了,叫回姑娘来。”探春道:“怎么不回二奶奶?”平儿道:“不回去也罢,我回去说一声就是了。”探春点点头,道:“既这么着,就撵出他去,等太太来了,再回定夺。”说毕,仍又下棋。这林之孝家的带了那人去不提。

· 这件事发生的大背景是在宫里的老太妃薨了,凡有爵位之家一年内均不得筵宴音乐,庶民三月不得婚嫁。贾母王夫人等有诰命的人都入朝随祭,之后更是陪灵送葬,在外租赁了房舍。宁荣两府无人照管,便报了尤氏产育之假,荣宁两府全由尤氏料理。

· 在王熙凤流产不能理家期间,王夫人指派探春、李纨和薛宝钗暂代理荣国府事务。之后王夫人、贾母入朝陪祭,尤氏被任命管理荣国府。实际上是有探春李纨和薛宝钗在旁协助管理的。因此,林之孝家的抓住了婆子先来找探春示下发落。

· 探春听闻林之孝家的汇报后,并不问具体说了什么,先问回过大奶奶和二奶奶没有,然后直接就等王夫人回来定夺。并没有问回过尤氏没有。这就有些奇怪了。尤氏被任命管理荣国府,探春唯独不提尤氏,这极有可能是有意为之。

· 这个婆子是四小姐惜春屋里的人,是小丫头彩儿的娘。惜春的身上一直充满了一个谜团,那就是她的出身问题。她是宁国府贾敬的女儿,却不在宁国府,而是被贾母养在荣国府。贾母喜欢女儿养在身边也就罢了,但贾母却并不喜欢惜春,整本书也不见有关心惜春的情节。并且惜春与贾珍年龄相差巨大,是贾敬到道观之后才有的,整件事很不合情理。惜春的血统存在巨大的问题,她极有可能不是贾敬亲生。

· 宁府的乱是出了名的,也不仅仅是因为贾珍的原因。贾敬反常地抛弃家业去道观修仙,或许也有难言之隐。焦大骂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或许就出在贾敬身上。关于宁国府的流言很多,关于惜春的流言肯定也少不了。

· 惜春的贴身丫鬟入画,是宁国府的人。在抄检大观园一回,入画被查出私藏有哥哥的物品。可以看出惜春虽然离开了宁国府,但却与宁国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惜春屋里小丫头的母亲很可能就是宁国府的人。而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很可能就与宁国府有关,甚至和惜春有切身的关系。

· 惜春给人的印象是铁石心肠,漠视亲情。因为入画私藏哥哥的物品被查出来,这本来并不是一件大事,但惜春却迅速撇开关系,坚决要赶走入画。惜春这样的做法连尤氏都看不下去了,说她脸冷心冷。她如此绝情的原因就是怕带累坏了自己的名声。

· 他只以为丢了他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更又说的好:“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

· 惜春性格孤僻,不愿与闲杂人等过多交往,就是在大观园中,也不经常参加姊妹们了集体活动,只愿意和妙玉交往。这样的性格性格更愿意呆在家里才是,但她不愿回宁府,甚至想和宁府划清界限,不便再往那边去了。原因就是每每有人说闲话,连累了自己,丢了体面。

· 从惜春的话里可以知道有人在说宁国府的闲话,并且是很不堪入耳的话。宁国府再怎么不堪,也是国公之家,面子还是要的,即使有不好的事情也不可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能传这种隐秘的闲话的也只有宁府的亲近仆从们。而在荣国府中,也只有惜春屋里的人才有机会知道宁府的丑闻,传出闲话。

· 结合探春对婆子的反应、惜春的现实状况以及惜春在入画被查后的冷血表现来看,惜春屋里的婆子大概率说的就是宁府的丑闻,甚至是有关惜春的身世问题的闲话。否则,探春就该在回过大奶奶二奶奶的情况下,把她直接交由尤氏处罚,没有必要刻意避开尤氏,等王夫人回来定夺了。

0 阅读:1

大白话曹雪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