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后婆家不闻不问,我打工撑到退休,小叔子:妈瘫痪了要你照顾

秋雅聊情感 2025-03-02 00:13:41

我叫王桂兰,今年六十二岁,住在一个小县城。年轻时家里穷,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后来嫁给了我丈夫赵国庆。

他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赵国强,比他小五岁。公公去世得早,婆婆一个人把他们兄弟俩拉扯大,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我和赵国庆结婚后,家里的经济条件没有什么改善,他在镇上的砖厂做工,我就在家里照顾孩子,顺带养几只鸡,种点菜,补贴家用。

我们有两个孩子,大女儿赵芳,小儿子赵明。生活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还算和和气气。

可惜,天不遂人愿,赵国庆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因病去世,留下我和两个孩子。从那以后,婆家的人对我态度大变。

婆婆冷眼相待,小叔子赵国强更是从未伸出援手,甚至连孩子的学费都不愿意帮衬一分。那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靠人不如靠己”这句话的分量。

为了养活两个孩子,我开始四处找活干,洗碗、扫地、去工地打零工,甚至去附近的塑料厂做夜班工人,只要能挣钱,我什么都愿意干。

我每天起早贪黑,手上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身上的衣服永远沾着灰尘和油污。但即便如此,婆家人还是对我不闻不问,从未想过帮我一把。

时间一晃,我就这么撑到了退休。孩子们长大了,各自成家,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好歹也算自立了。

我本以为,自己终于熬到了头,能稍微歇一歇了。可是,没想到,婆家人竟然又找上门来,而且还带着一副理所当然的姿态。

我还记得那天,正是个阴沉的下午,我刚从超市买完菜回来,一推开门,就看见小叔子赵国强坐在我家客厅里,一脸严肃地等着我。

“嫂子,你回来了。”他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些年他几乎没怎么踏进我家门,今天突然找上门来,绝对没好事。

“啥事?”我放下菜,擦了擦手,淡淡地问。

他叹了口气,一副无奈的样子:“妈病了,瘫在床上,医生说以后恐怕下不了地了。”

我愣了一下,随即心头涌上一阵复杂的情绪。这么多年,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过苦日子,婆婆从来没问过一句,如今她病了,倒想起我来了?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赵国强,等着他继续往下说。果然,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嫂子,你也知道,我家条件一般,孩子还在上学,媳妇身体也不好,妈这病一下来,花钱不说,还得有人照顾……”

他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看着我,试探地问:“嫂子,你一个人住着,也没啥负担,要不……妈就搬到你这儿,让你照顾?”

我冷笑了一下,心里一阵发凉。这些年,我为了孩子拼命打工,婆家人从没伸出过援手,如今倒好,婆婆病了,就想起我是她的儿媳妇了?

我没立刻回话,而是坐下,慢慢回忆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那些被婆家人冷眼相待、甚至刻意疏远的日子,就像一根根针,狠狠地扎进我的心里。

赵国庆刚去世那年,我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过得异常艰难。

当时大女儿上初中,小儿子才刚上小学,学费、生活费压得我喘不过气。我去找婆婆,希望她能帮衬一点,哪怕是借点钱,等我缓过来再还。

可婆婆连想都没想,直接甩脸子:“我一个老婆子,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哪来的钱给你?”

我知道她手里不是没钱,丈夫去世后,他单位赔了一笔抚恤金,婆婆拿走了一大半,剩下的才给了我一点。我没说什么,只能自己硬扛着,去镇上找活干。

最难的时候,我在饭店里洗盘子,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看到孩子们围着桌子等我,心里一阵酸涩。那时候,我真是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

可婆家人不仅不帮忙,反而处处刁难。

有一次,儿子生病发高烧,我急得团团转,带着他去医院,身上却只有不到一百块钱。我没办法,硬着头皮去找小叔子借点钱。可他却摆摆手,一脸不耐烦:“嫂子,你也知道,我家日子也紧,真没多余的钱。”

我咬着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是邻居帮我凑了点钱,我才给儿子治了病。

后来,女儿考上了高中,我更是拼了命地挣钱。我去工地上做小工,搬砖、拌水泥,手上的皮都磨破了,晚上睡觉疼得直掉眼泪,可第二天还是得硬撑着去干活。

那时候,婆婆住在小叔子家里,听说了我的情况,却从没主动伸出过援手。甚至有一次,我偶然听到她和一个邻居聊天时说:“她一个女人家,能养活两个孩子就不错了,别指望我们。”

这句话,狠狠地刺进了我的心里。

可我咬着牙,一步步熬了过来。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也终于熬到了退休,生活稍微有了点盼头。可他们却又来找我,让我照顾瘫痪的婆婆?

我抬眼看着赵国强,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冷漠:“这些年,我带着孩子过苦日子的时候,你们在哪儿?”

赵国强被我问得愣住了,支支吾吾地说:“嫂子,那时候……那时候我们也是有难处的……”

“是啊,你们有难处,可谁没有难处?”我苦笑了一下,“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他低下头,不敢看我。

屋子里一时沉默下来,气氛有些凝重。过了一会儿,他轻声说道:“嫂子,妈毕竟是妈,你真的忍心不管她吗?”

我心里一阵刺痛。婆婆毕竟是我丈夫的母亲,曾经她也对我有过一丝关心,哪怕后来变了,可血缘和亲情毕竟还在。

我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她年轻时候的模样,那时候她还没有变得那么冷漠,也曾为家里操劳奔波。可这些年,她对我是真的没有半点关心,甚至可以说是无情。

我缓缓睁开眼,看着赵国强,语气平静但坚定:“她是你的亲妈,你才是她的亲儿子。照顾她,是你的责任,而不是推给我。”

赵国强脸色一变,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直接地拒绝。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我继续说道:“当然,如果她愿意来我这里住,我不会把她赶出去,但前提是,她自己要愿意,而不是你们把责任都推给我。”

赵国强沉默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站起身:“嫂子,我知道了,我回去跟妈商量商量。”

他走后,我坐在椅子上,心里五味杂陈。我不是一个冷血的人,可是这么多年,我早已经学会了一个道理——亲情,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在维系,那这份亲情,早已名存实亡。

最终,婆婆没有来我这里住。她固执地留在小叔子家里,而赵国强和他的妻子虽然有怨言,却也不得不承担起责任。

我过上了自己平静的晚年生活,偶尔去看看孩子们,帮他们带带孙子,日子虽然简单,却也舒心。

这世上,亲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不能一味地委曲求全。该放下的,就该放下,该拒绝的,也必须拒绝。

1 阅读:702

秋雅聊情感

简介: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