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杜聿明加入集体活动使然,也或许是不断地有新的战犯从各地陆续集中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人们在感叹着党国的干城们来的差不多了的时候,便又把一个旧的课题重新提了出来,那就是对过去战争的重新思考,管理所方面出于战犯改造和寻求历史真实的目的,也鼓励着战犯们加强有关这一问题的回忆与反思。数年之后,陈毅元帅见到杜聿明时,说过一句话,你那篇《淮海战役始末》写得好,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仗,为什么打成了那个样子。或许当初战争的双方,对于对方将领的排兵布阵,多有不解之处吧、,甚至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而今天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就连当年的国民党军的将领们,对于他们自己一方的排兵布阵,同样感觉到不可思议。

刚到功德林不久的原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无论是资格上还是资历上都能摆到前列,他是放弃了少将军衔考入黄埔一期的特殊学生;当后来的长官卫立煌还是孙中山先生的警卫团排长时,他已经是舰长了;当众多的黄埔学生还在中学读书时,他已经是少将旅长兼三水县的县长了;而且,在黄埔军校,他既是学生,又是测绘战术教官;他是黄埔一期学生中第一个提拔为师长的;虽说后来他因为与十九路军的恩恩怨怨而走了下坡路,可他在同学胡宗南等人的帮助下,还是很快便回到了蒋介石嫡系将领的怀抱,在抗战时重新任军长、集团军总司令。内战爆发后,任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胶东兵团司令官,当时,李弥、黄百韬、阙汉骞、王凌云等,都是他直接部下。胶东战事之后,才改任冀热辽边区司令部司令官的。
而作为“狂妄者”代表被后人嘲笑的范汉杰却怎么也想不到,处于华北“剿总”和东北“剿总”之间的锦州,拥兵十余万众的自己,为何会成为学弟林彪的第一个攻击对象?
“当时与我们比起来,你们锦州并不孤立,最起码还有华北做支撑,而且拥有秦葫补给基地,在联勤供应及与关内的协同作战方面,比起我们来,强得太多了。”学弟廖耀湘也是刚来不久,他当时任第9兵团的司令官,是东北“剿总”沈阳方面的绝对主力。他认为:“如果按解放军以往的惯例,肯定是要先打弱敌的。而东北‘剿总’下属的三支力量中,最弱的肯定是长春方面的第1兵团,当时只有两个军加上战斗力极差的地方武装,而且联勤供应断绝,长春城内外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饿殍现象,第60军军心不稳,是很容易被消灭的。当时,我们都认为,解放军肯定是吃柿子先拣软的捏,郑洞国将会是被解放军吃掉的第一人选。”

“我,我,我们的电台,当时和第60军是秘密沟通的,他们,自己都知道末日来临了,老白(指第60军182师师长白肇学)甚至还把老家的事,托付给了我。”原第6兵团司令官、锦州警备司令卢浚泉是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他同样说出自己的不解来,还不忘追加上一句:“老白这个人,老范是知道的,当时是准备让他到锦州担任某一重建军军长的。可惜,就耽搁在长春了。”
范汉杰低下了头,他不想讨论有关锦州扩军的事,不要说是滇军将领白肇学没有得到提拔,就连自己推荐的冀热辽边区司令部的参谋长唐云山、杜聿明等人推荐的负责整训部队的代理整训处长舒适存都没有获批,最后任命的,是卫立煌推荐的沈向奎、和陈诚的参谋长刘云瀚,分任了重建、扩建的新5、新8军军长。
“按常规说,解放军是应当先打长春的,一是从力量上而言,他们只要出动一部分兵力就可以解决第1兵团了;二是从实际上而言,当时的新1军和第60军已经不堪一击了;三是第60军在兵临城下之时,是极有可能起义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样以来,他们还可以留出强大的机动兵团,用来打援。我们沈阳的主力,如果出兵援助的话,他们打我们,恐怕也不在话下。而且,长春一旦拿下,便会把除沈阳、锦州之外的整个东北广大的解放区连成一片,他们也就有了更加强大的战略支援基地。”郑庭笈也是刚刚来到功德林的,对于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问题,他一直存在着一些不解,打无把握之仗,让他同样感觉到不可思议。
“不必有什么疑问,因为,他,是,林彪。”陈林达被俘于辽沈战役开战之前的1948年1月7日,他对于林彪敢于在百万军中,取了他这个老同学的中将首级,一直耿耿于怀。他追加了一句:“如果按常规出牌,他就不是林彪了。”
坐在角落里的杜聿明一言不发,坐在杜聿明身边的方靖,能感觉到这位当时的东北“剿总”第一副总司令,要么有答案,要么有药方,要么有隐情,只不过,他不愿意说,或者是不敢说罢了。而坐在方靖身边的黄维,却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张大嘴,上面写了一个字,吹!坐在他身旁的王凌云小声说道:“俺河南人叫,喷!”坐在王凌云身旁的韩浚掏出一根香烟来,说了句:“吸!”
“后面几位学员,你们小声嘀咕什么?有什么意见,可以大声说出来嘛。”主持学习的大组长王耀武笑着说道。

“报告王组长,我们认为,解放军当时肯定是这样想的,把锦州拿下来了,沈阳、长春也就孤立了,卫立煌、郑洞国也只好投降了。这和打我们时差不多,把天津打下来了,把我和老陈等人给活捉了,傅先生才可能坐下来和解放军谈判嘛。”没想到,坐在黄维前面的林伟俦,却突然抛出这样的见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