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OL(Common Business-Oriented Language)是一种面向商业应用的编程语言。最初发布于1959年,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它主要应用在商业和金融数据领域,由于其可读性强,非常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和进行复杂的业务逻辑分析。因此受到了银行、保险以及需要进行处理大量数据的行业欢迎。
但是COBOL的语法和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开发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理解其语言的特性。由于COBOL属于比较老的开发语言,因此缺少向对象编程的功能,也没有现代的库和框架去支持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开发人员稀少,导致开发和维护的成本非常高。虽然COBOL在一些行业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是其使用的范围比较窄,影响了其继续扩展的可能性。以至于在2012年,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用5年时间花费了7亿美元更换了COBOL平台。
为了解决COBOL应用程序的现代化问题,IBM推出了Z代码助手。IBM表示,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这个工具。IBM表示,这个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对现有的大型机的应用程序用其它编程语言进行重写,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工具还能够保持新开发程序的性能和安全性。Z代码助手由代码生成模型CodeNet作为核心,进行编程代码转换的。为了可以进行商业化,IBM表示,这个工具可以支持高达80种编程语言,不仅可以在本地配置也可以利用计算云进行工作。
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变得火爆,IBM选择进入这个赛道需要有竞争力,因此IBM选择程序代码的开发。而IBM一直专注于商业领域的开发,而将COBOL程序转换为Java,显然具有非常大的市场。为了能够具有竞争力,Z代码助手除了需要支持不断升级的程序语言外,还需要帮助开发人员理解、重构、转换和验证编译的代码。
虽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帮助下,Z代码助手能够将一些应用程序的子模块改写成Java,并且可以运行良好。但是由于Z代码助手仍然没有完全掌握企业COBOL应用程序的独特使用模式,因此还需要配置最先进的漏洞扫描代码去确保新的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因为使用COBOL开发应用程序的客户,主要是金融和政府部门。显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将COBOL转换成Java是IBM重点瞄准的业务,但是IBM显然不满足于这一单一业务。IBM的主要目标是与GitHub Copilot和Amazon CodeWhisperer等应用程序竞争。IBM在Watsonx AI服务中推出了fm.model.code,利用这个工具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英文提示生成程序代码。有了Z代码助手的加入,IBM将会在程序自动化开发领域里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