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恶心的一幕出现了,新能源车被人狂拉车门,当事人:车废了

卸岭力史 2025-04-19 14:10:23

今年的泼水节,因为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参战”冲上了热搜,小姐姐一句指令害的车主“喜提新车”,逼得车企官方发表紧急声明,这时大家才发现,事情的真相是如此的扎心。

难道自己的新能源车能被别人随意控制?车企官方又会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一句指令毁掉一辆车

本该充满祝福和欢乐的泼水节,这个热闹的传统节日,近来却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变得有些变味。许多人从各地来到云南,希望亲自感受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情,也希望在傣历新年时,接受泼水带来的好运,洗掉过去一年的不顺。

从泼水节开幕式上娜允广场人山人海的景象,到大街小巷里人们互相泼水的欢乐场面,都显示出这个节日的活力与热情,大家欢笑着,用水花传递着彼此的祝福,但是,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开始出现,让泼水节不再只是纯粹的快乐。

事情的起因是一辆理想车主开着自己的爱车来参加泼水节,从他分享的视频能够看出,一群人拿着水枪围住他的车,他最初以为是免费洗车,所以没有放在心上,结果没想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子随口下达了一具“理想同学,请开车门”的指令。

随即车门打开,众人立即冲上去,对着车内疯狂泼水,导致车内人员几乎无法视物,即使车主多次求饶并试图关闭车门,女孩仍然强行再次打开车门,纵容其他人继续泼水,最后不但打开了后备箱,她还牢牢拽着车门防止关上。

有基本常识的车主都明白,别说电车,就连普通的油车如果被这样的“水弹”狂轰乱炸,那也免不了成为泡水车的事实,更不要说遍布着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的新能源汽车,结果是,车辆损毁严重,几乎无法修复。

虽然车主没有索要赔偿的意思,但让很多人都认为随便一个人的语音指令都能控制自己的车,是很不安全的行为,而收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理想官方,毕竟车卖的再好,一旦失去了信任,那就是灭顶之灾。

果不其然,面对这次危机公关,理想马上给出了回应,说网传汽车“被外人语音解锁开门”不实,而且从车主发表的视频也能看出,全程都是副驾驶的乘客手动打开的车门,也就是说从头到尾都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然而无论真相如何,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现在的泼水节可能真的已经变味了。

不文明行为的蔓延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泼水节的传统味道慢慢变淡,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节日的美好形象受到影响,商业化运作越来越普遍,外来文化也在影响我们,还有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够,这些都让泼水节的味道变了。

除了新能源车之外,今年的泼水节出现了很多问题,让人看了心里不好受,比如,有个穿黑衣服的男人,背着一大壶水,拿着高压水枪到处乱滋,根本不考虑别人是否愿意。

即使乘坐火车的旅客,也遭遇了他的水枪袭击,高压水枪的强劲水流,让本应是友好的祝福变成了令人不适的侵扰,很多人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有人因此受伤。

另有两名骑电动车的年轻女性,因为被泼水而失去平衡,摔倒在地;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女性仅仅因为外貌或身材问题,就被人群包围泼水,甚至遭到袭击,隐私部位受到侵犯。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玷污了节日气氛,而且严重威胁到他人的人身安全。

这些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泼水祝福,而是对别人人格的严重侵犯,也玷污了传统文化的意义,更让人难过的是,当受害者想要保护自己的权利时,却被施暴者嘲笑:“玩不起就不要玩”。

这种“玩不起”的说法根本就是强盗逻辑,不仅再次伤害了受害者,更显示出有些人对泼水节文化真正意义的误解和不尊重。

所以,原本的泼水节该是什么样子?

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泼水节不只是玩水那么简单,它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泼水节,傣语里叫“宋干节”,就是傣族的新年,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

这个节日寄托着他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也包含了对幸福生活的深深祝福,傣族人民认为水代表着纯洁、吉祥和生命,所以泼水意味着洗去过去一年的坏运气,迎接新年的好运。

泼水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仪式,后来被佛教接纳,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它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佛教在傣族地区传播开来,泼水节也渐渐融入了当地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貌。

最开始,泼水节的活动很严肃,也很神圣,除了祭拜龙亭,举行浴佛仪式,放飞孔明灯,以及互相洒水送祝福之外,还会举行诵经和祈福等宗教活动。

泼水节的核心活动——泼水,最初人们是用鲜花沾着水,轻轻地洒向他人,以此表达美好的祝福,大家认为,泼出的水越多,得到的福气也就越多。

之后,人们开始用小盆和水桶等工具来泼水,泼水节的快乐气氛也越来越浓厚,泼水节不再只是少数村寨的小型活动,而是变成了大家一起狂欢的盛大节日。

1961年,泼水节也成了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种文化,1987年政府正式规定,每年4月13号到15号这几天,都是傣族泼水节的法定节假日。

2006年,泼水节更进一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保护,只是看看当下泼水节遇到的不文明行为,真是让人感到心寒。

结语

泼水节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现代生活节奏快、商业味道浓厚、部分参与者表现欠佳、管理不够严格,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泼水节变得有些“不对味”。

所以,如何让泼水节回到最初的味道,或许才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深度参与的命题,你觉得呢?

信息来源:

红网2025-04-18《理想副总裁回应泼水节汽车被语音开门成“泡水车”:消息不实,是乘客手动开的门》

农林卫视官方号《击伤眼睛、撕坏雨衣,泼水节不是 “越界通行证”,尊重与安全才是狂欢底色》

0 阅读:4

卸岭力史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