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傻子才做选择,中国和美国我都要!

杨煜祺侃国际 2025-04-30 23:06:08

近些年,我们国内称巴基斯坦为巴铁,以此来表达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

然而巴基斯坦一路走来,不只有中国一个朋友,巴基斯坦也是游走大师,在外交上比起印度更加游刃有余。

贫困的巴基斯坦人民

通常来说,巴基斯坦选择站在谁一边,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时间段,谁更符合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

防备中国,走向美国

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我方称抗美援朝,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位跻身世界顶峰。

刚独立不久的巴基斯坦,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朝鲜战争中英勇抗战的事迹,并且将美军打败,不得不签署停战协定的时候,巴基斯坦政府被震慑了。巴基斯坦深感不安,担心中国会去侵略它。

就这样,1954年9月6日,在美国主导下,组织英、法、澳、新和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八国外长在马尼拉举行会议,并于8日签订了《东南亚条约》。该条约全称《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也是军事同盟条约。条约主要核心内容是:缔约国的任何一方受到外敌侵略时,条约成员国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风险。

此后,巴基斯坦扮演美国马前卒的角色。美国在营造全世界反对社会主义体系同盟的时候,巴基斯坦就成为了美国围堵苏联、中国的战略棋子。

1959年,巴基斯坦和美国再次让双方的关系又近了一步,双方签署《巴—美合作协议》。条约规定,一旦巴基斯坦受到侵略的威胁,美国就要援助巴基斯坦,保障其安全。巴基斯坦和美国成为了准军事同盟。

中巴关系开始修复

巴基斯坦的战线推进,美国的坐视不理

1965年,巴基斯坦方面认为由于西方正在加大对印度的军事援助,南亚的力量正迅速向印度倾斜。时任巴基斯坦外长的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建议在克什米尔采取“勇敢而大胆的”行动,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创造更大的可能性”。于是,在8月初,巴基斯坦阿尤布·汗当局部署了一项“直布罗陀行动”计划。

而“直布罗陀行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巴基斯坦成功占领克什米尔的领土。

印度军队可不是吃素的,这些年在边境和中巴均有摩擦,也积累了不少战场经验,面对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线推进,印度军队直接决定越过国际边界去袭击巴基斯坦领土。

9月初,印度袭击了巴基斯坦境内的拉合尔和锡亚尔科特地区。印度不仅开辟了新战线,也让巴基斯坦慌了神。

巴基斯坦紧忙向美国求助,但美国拒绝了,原因是巴基斯坦遭受的是来自印度方面的侵略,而不是来自国际共产主义的侵略。与此同时,美国同时停掉了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大有作壁上观的想法,就让印度和巴基斯坦打去吧,美国谁也不帮。

这个举措对巴基斯坦的伤害远远大于对印度的伤害,因为比起印度,巴基斯坦军队完全依赖美国。

巴基斯坦只能另寻出路,由于当时苏联和印度关系紧密,首先排除了苏联。巴基斯坦还能找谁?

中国隆重登场

在这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坚决支持巴基斯坦,警告印度不要侵犯巴基斯坦领土。印度入侵后,中国谴责了印度的行为。并告诉印度政府,只要印度还在侵略巴基斯坦,中国将继续支持巴基斯坦的“正义斗争”。

在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巴基斯坦的情况下,一筹莫展的巴基斯坦立马将目光转向了中国,阿尤布·汗和布托随即飞往北京,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举行了秘密会晤。会中,毛主席重申了之前承诺的援助。

在中国的援助下,巴基斯坦最后保全了自己,抵御了印度的吞并野心。

中巴关系未完待续

第三次印巴战争

1971年,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对巴基斯坦发起进攻,此时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走向交好。巴基斯坦再次向北京寻求帮助,本来中国还未下定决心,美国尼克松政府希望中国出面,以此威慑印度。与此同时,印度威胁要轰炸中国新疆的罗布泊核设施,中国不得不下定决心,部署军队,并且加强巴基斯坦的防御能力。

第三次印巴战争愈演愈烈,印度的主动攻势,苏联的助纣为虐。都将美国、中国和巴基斯坦绑到了一起。

由于中美都担心苏联会借此机会控制南亚,因此美国乐见中国对巴基斯坦进行军事援助,而美国做幕后的操手。美国这算盘珠子打得,五十年后的今天都在耳边作响。

这场印巴战争以巴基斯坦投降告终,并且在印度的煽动下,东巴基斯坦独立了出去,成立了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签署投降书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军备竞赛打响

1974年,印度引爆了代号为“微笑佛陀”的“和平核装置”。印度声称这次试验是以和平为目的。

印度的话,巴基斯坦能信吗?巴基斯坦立即回应将发展核计划对印度还以颜色。这也标志着印巴两国的核军备竞赛开始打响。

由于布托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中巴协议,中国成为巴基斯坦军事硬件的主要供应国。中巴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发展核武计划也被提上日程。

当然美国的有意为之让这个计划得以落实,当时里根政府虽然在法律上遵守核武器不扩散的原则,却对中国这个未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国家在其核武器计划中向巴基斯坦提供持续的援助视而不见。

摆明了美国并不反对,反而支持巴基斯坦发展核武,以此来抗衡印度和苏联,因为美国和中国一样都不希望看到印度在南亚称霸,也不愿看到苏联在南亚的势力得到扩张。

1984年,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测试了一枚在巴基斯坦组装的原子弹。

1998年5月印度在波卡兰进行了两次核试验。

同年同月,巴基斯坦在查盖的山里进行了核试验。

结果就是这一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宣布是拥核国家。

美巴关系出现变化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被称为9.11事件。

本·拉登

虽然阿富汗塔利班声称与此事无关,但怒火中烧的美国坚信塔利班与此次恐怖袭击事件有关。

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是由巴基斯坦一手扶持起来的。美国一度让巴基斯坦交出本·拉登。巴基斯坦陷入两难局面。

美国不仅打死了本·拉登,还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

在美国以反恐名义入侵阿富汗时,巴基斯坦不得不为了抱住美国大腿而抛弃它一手扶持的塔利班。

就这样,巴基斯坦也没落得好处,因为美国向来习惯过河拆桥。

巴对美还有利用价值

国与国的交往是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虽然巴基斯坦扶持的塔利班令美国不爽,但美国为了抑制印度在南亚的势力,也不会抛弃巴基斯坦。

中巴关系不会变差

同样的,中国和美国在南亚有一样的担忧,并且中国更甚一些,因为印度一直在中印边境蠢蠢欲动,所以中国也不会放弃和巴基斯坦交好。

你们说,巴基斯坦比起印度,是不是更像个游走大师。

大国总要有所牺牲,小国抱大国大腿很正常,只要符合大国利益,小国必然是被拉拢的对象。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才是国家间关系往来的真理。

0 阅读:0

杨煜祺侃国际

简介:保持锋利,但也不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