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讲述了宋代末年间,一百零八个好汉同上梁山,聚集一起的故事,他们不仅仅各有各的人物特色,而且都非常富有英雄气概。
有正派人物,当然也有反派代表。
在水浒传中,高俅,蔡京,童贯还有杨戬被称为四大奸臣,他们唯利是图,无恶不作,与一百零八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中的高俅还拥有非常高的官职,不过在阅读后却发现,他的实权却并没有多大,甚至在水浒中算不上什么重要的角色。这是怎么回事呢?
奸臣高俅的攀升之路高俅在为官之前并不叫做高俅,而是叫做高毬。
高俅从小不学无术,经常和自己的一些狐朋狗友厮混在市井之上,他的父亲多次劝说无果之后恨铁不成钢的和高俅断绝了父子关系。
没有了父亲的供养,高俅就到处混吃混喝,接连去了几个人的府邸做侍从,都没能长久地留下来,因为他不仅好吃懒做,还无一技之长。
几经辗转后,他成为了驸马都尉王诜身边的一个侍从,王诜虽然贵为驸马,为人却非常风流,经常流连烟花之地,还不务正业,不过因为性格活泼好玩,在朝中朋友不少。
其中一位就是端王赵佶,一次,端王相中了王诜身上的一个物件,并且连连夸赞,王诜也不是小气的人,当即对端王说:“你要是喜欢,我命人给你送过去”。
这个奉命的人就是高俅,高俅久随王诜,对于玩乐之事也无师自通,并且伟人机灵聪慧,这也是他能够讨得王诜欢心的原因之一。
高俅来到了端王府,被领到了一片蹴鞠场内,当时蹴鞠是很风靡的一种活动,规则和现如今的足球相似,在当时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成为了很多王公贵族消遣的工具。
端王也是蹴鞠的爱好者之一,高俅看到他们一群人玩得正开心,也不好上前打扰,于是规矩地立在一旁,直到端王的一脚球向他脚边飞来。
高俅反应非常迅速,当即将蹴鞠稳稳地停在了脚边,并且手持之物也没有洒落。
这让沉浸在游戏中的端王注意到了这个陌生的小侍从。
端王走近,问道:“你可会蹴鞠”?
高俅点点头,随端王上了场,高俅知道,这是展现自己的好机会,只要自己把球踢好,那么蹴鞠的狂好端王一定会对他另眼相看的。
于是在场上高俅使出了全身的解数,每一脚都踢得让端王心花怒放,端王对他的球技非常欣赏,甚至不舍得让高俅离开。
等到高俅将带来的东西呈上时,端王才反应过来这是王诜身边的侍从,作为好朋友,端王觉得自己索要一个侍从应该不逾矩,于是换了一个侍从回到驸马府回话,告知王诜自己把东西和人都留下了。
王诜虽然也非常喜欢高俅在身边伺候,不过端王已经开口,并且都没有放高俅回家,想来是非常喜爱了,自己也不好因为一个侍从伤害了两人之间的友情。
于是高俅就这样留在了端王府,他的球技一直让端王念念不忘,第二天,端王就再次组织了一次球赛,并且让高俅当主要位置。
高俅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球技换来了端王的独宠,成为了端王身边的红人,不仅赏赐变得多了,而且还有不少人来巴结高俅,希望能通过他得到端王的青睐。
到这里,高俅的晋升之路还没有结束,在高俅入端王府不久后,皇帝驾崩,端王(即宋徽宗)成为了第一顺位的继承人,高俅也一路从王府升迁到了皇宫。
入宫之后,高俅的地位更盛从前,但是他文不成武不就,端王再宠爱他也不好给他个一官半职,他又和宫中的侍卫太监的身份不同,一时间,高俅的身份成为了非常尴尬的存在。
宋朝时期,官场重文轻武,朝廷上对于文官的待遇要比武官好得多,但同样的,对于文官的选拔和攀升也有很高的要求。
原本,端王是想要让高俅挂个文官的官名,但实际上还是在宫中服务自己,不过却遭到了反对,无奈,只好给他安排了一条辉煌的武官晋升之路。
宋徽宗先是找到了一个自己的心腹——刘仲武,让高俅进入到他的麾下,一来方便自己走后门,二来也能照顾下高俅。
然后让高俅通过一些小战役刷战功,并且由刘仲武亲自上书,皇帝再假装提拔,这样一来朝中的其他大臣也不好继续反对他做官,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将高俅高升到了殿帅的位置。
由此也可以看出宋徽宗对于高俅的喜爱,费尽周折也要给他权利和财力。
高俅凭借一颗小小的蹴鞠赢得了宋徽宗的青睐,也将自己的名字由高毬改成了高俅。
高官无实权高俅成为殿帅之后,掌管宋朝的八十万禁军,听起来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官职,甚至可以说在朝中没有比高俅地位更加尊崇的武官了,更何况高俅和宋徽宗的关系满朝皆知,所以大家都对他毕恭毕敬。
不过在水浒中的很多情节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来,高俅的实权好像并不是很高。
就比如经典的将林冲逼上梁山一章中,高俅虽贵为禁军统领,却无法奈何林冲。
高俅的义子高衙内在义父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下也变成了一个浪荡公子,每天吃喝享乐,一次高衙内遇见一个貌美的小娘子,向来想要就得到的他自然不会放过。
但是这位娘子已经有了夫婿,就是主角之一的林冲,林冲胆识过人,在知晓自己的夫人被当街调戏,他怒不可遏,直接带着武器来到了高衙内面前。
一顿揍并没有打消高衙内对于林娘子的龌龊心思,他调戏不成想要直接强暴,依旧被林冲发现救回了林娘子。
接二连三地被打断好事,高衙内事事顺意的性格怎么会坐视不理,他回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义父高俅,虽然高俅也不是很乐意掺手自己这个惹事的儿子的事情,不过高衙内在外靠的是自己的身份才敢胡作非为,现在有人不把高衙内放在眼里,那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为了维持自己的脸面和地位,高俅心生一计。
他打听到林冲习武,最爱收集各式各样的宝刀,高俅放出消息说:自己这里有一把,并且邀请林冲来品鉴欣赏,林冲毫无防备,见到高俅后却直接被污蔑说要刺杀高俅。
要知道,刺杀殿帅的罪名足以让林冲吃点苦头,高俅原本想要直接杀掉林冲泄愤,也给世人一个警醒,让他们知道得罪自己的下场,但是按照宋朝的律法,林冲的事情是归开封府管的,高俅没有立场参与,只好作罢。
这里就可以看出高俅虽然深受宠爱,得到了非常体面的官职,却并没有什么实权,就连抓捕或是处决一个人的权利都非常受限。
这是因为宋徽宗即便再宠爱高俅,身为皇帝的他也不可能让一人权利过大,这样也不利于自己权利的掌控。
况且他给高俅安排的官职是武官,若是高俅有了逆反之心,兵权在手,造反岂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虽然明面上说让高俅统领禁军,但是实际上高俅也只是负责一下训练将士的职能,真正的实权还是在宋徽宗手中。
并且按照宋朝的传统来看,高俅没有实权也在情理之中,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是造反起家建立了宋朝,因此在赵匡胤刚刚登基后,就着急将权利内收,他对自己手下的大将产生了非常大的不信任。
既然他能够从其他人手中夺得皇位,那么自然也会有人从他的手中再夺走,于是赵匡胤还开辟了新型的带兵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宋朝免于唐朝之前产生的内乱,但是同时也让权力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了到来的积贫积弱。
对于高俅而言,他也乐得当一个无所事事的“废物”。
从年幼时期,他就不好读书,并且好吃懒做,靠着一些小聪明解决了温饱。
后来又凭借着一颗球步步高升,对于他而言,已经过上了相对满足的生活,即便是宋徽宗赋予他官职之后,他也是能偷懒就偷懒,训练禁军根本不勤勉,只会弄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向宋徽宗讨功。
有人说高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宋朝的灭亡,但其实高俅充其量就是一个小人物,实权都没有多少,宋朝的灭亡是内忧外患重重因素所导致的。
也幸而高俅没有真正地掌握实权,不然对于宋朝和宋徽宗来说只会是一场灾难。
高俅的一生是幸运的,能够凭一球得到荣华富贵,如果没有宋徽宗的赏识,只怕他现在还在街边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