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一份看似“规范业委会”的考核细则,竟藏着街道的“越权操作”和奇葩条款!物业费收不上来扣分、调解纠纷必须95%成功……业主们怒了:“业委会是业主选的,凭啥街道来打分?”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份考核细则背后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槽点一:街道牵头考核业委会?法律听了都摇头!细则白纸黑字写着“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考核业委会”,但《民法典》和《物业管理条例》早就明确:业委会是业主大会选出来的自治组织,街道办只能指导,不能当“裁判”!网友神评:“街道办管天管地,还管业委会呼吸?下次是不是要考核业主几点睡觉?”
法律真相:街道办若强行“考核”,本质上是行政权力干预业主自治,业主有权联合起诉!业委会的考核权应归全体业主,街道办顶多当个“场外观众”!
槽点二:物业费收不上来,业委会背锅扣分?细则要求业委会“协助物业收费,收缴率低于75%就扣分”,直接让业主炸雷:“业委会是业主代表,咋成了物业的‘催费打工人’?”反讽金句:“物业收不上钱怪业委会?那外卖送不到是不是要扣居委会工资?”
专业打脸:《物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物业费收缴是物业公司的责任!业委会的职责是监督物业服务质量,而不是帮物业“讨债”。这条规定简直是**“逼业委会和业主对立”**,建议直接删除!
槽点三:调解纠纷必须95%成功?编剧都不敢这么写!细则要求业委会调解矛盾“成功率95%以上”,网友直呼离谱:“法院调解都没这成功率,业委会是开了‘和谐光环’吗?”灵魂拷问:“要是业主和物业打官司,业委会是不是得去法庭当调解员?”
理性建议:纠纷调解应看过程而非结果!业委会只需做到“积极沟通、公开透明”,而不是硬性要求成功率。否则只会逼业委会“和稀泥”,甚至造假数据!
槽点四:考核小组竟有物业代表?裁判和球员一家亲!细则中“考核小组包含物业企业代表”,瞬间引发业主阴谋论:“物业打分监督业委会?这不明摆着让‘儿子管爹’吗!”犀利吐槽:“下次业主大会,建议物业公司老板直接当业委会主任!”
公平原则:考核小组必须剔除利益相关方!业主代表占主导,街道办和居委会辅助,才能避免**“物业打分,业委会跪舔”**的荒唐局面!
业主自救指南:3招反制“越权考核”!联合签名抗议:通过业主大会要求街道办修改细则,明确“业主自治”原则。法律武器开路:若街道办强行执行,可向住建部门投诉或提起行政诉讼。自媒体曝光:把奇葩条款发上抖音、小红书,标题就是“街道办教业委会去收物业费去调解”,流量分分钟破万!结语:考核业委会本是为业主好,但若变成“街道秀权力、物业公司甩黑锅”的工具,业主必须硬气反击!记住:小区是业主的小区,不是谁的“KPI考场”!
石化辖区业主委员会考核细则
(初稿征集意见)
一、考核目的
为规范辖区业主委员会运作,提升其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促进辖区和谐稳定,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二、考核原则
1. 公平公正:考核过程和结果客观、公正,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确保对各业主委员会的评价真实准确。
2. 全面细致:从多个维度对业主委员会进行考核,涵盖组织建设、日常工作、履职成效等方面,全面反映其工作状况。
3. 动态持续:考核工作定期开展,跟踪业主委员会的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推动其持续改进工作。
三、考核主体
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联合各社区居委会、业主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等组成考核小组,负责对辖区业主委员会进行考核。
四、考核周期
每季度进行一次季度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年度综合考核。
五、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1. 组织建设(20分)
机构健全(5分):业主委员会成员配备齐全,职责分工明确,得5分;成员缺额或职责不明,酌情扣1 - 5分。
制度完善(5分):建立健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业主委员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得5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每项扣1 - 2分。
备案及时(5分):按规定及时完成业主委员会备案手续,得5分;未及时备案,扣5分。
会议规范(5分):定期召开业主委员会会议,每季度不少于1次,会议记录完整,得5分;会议次数不足或记录不完整,酌情扣1 - 3分。
2. 日常工作(30分)
信息公开(10分):定期公示业主委员会工作情况、财务收支、公共收益使用等信息,每季度不少于1次,得10分;公示不及时或内容不完整,每次扣3 - 5分。
档案管理(10分):妥善保管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各类档案资料,得10分;档案资料缺失或管理混乱,酌情扣3 - 8分。
沟通协调(10分):积极与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业主等沟通协调,及时处理相关事务,得10分;因沟通不畅导致工作延误或矛盾激化,酌情扣3 - 6分。
3. 履职成效(40分)
合同监管(10分):有效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得10分;未履行监督职责或对服务质量问题未及时处理,酌情扣3 - 8分。
纠纷调解(10分):积极调解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成功率达到95%以上,得10分;调解不力,纠纷频发,酌情扣3 - 6分。
费用收缴(10分):协助物业服务企业收缴物业费,收缴率达到85%以上,得10分;收缴率低于75%,每降低1%扣1 - 2分 。
设施维护(10分):关注小区公共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并推动落实,得10分;对设施设备问题不闻不问,酌情扣3 - 6分。
4. 附加项(10分)
创新举措(5分):在小区管理中提出创新性的管理方法或活动,得到业主广泛认可,酌情加1 - 5分。
荣誉表彰(5分):业主委员会或小区获得街道级及以上荣誉称号,酌情加1 - 5分。
六、考核流程
1.季度考核
自评:每季度末,业主委员会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自评,填写自评报告并提交街道办事处。
考核小组评价:街道办事处组织考核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业主委员会进行考核评价,形成季度考核报告。
反馈与整改:街道办事处将季度考核结果反馈给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2. 年度综合考核
年度自评:每年年底,业主委员会对全年工作进行自评,撰写年度自评报告。
综合评价:街道办事处汇总季度考核结果,结合年度自评报告、业主满意度调查等,对业主委员会进行年度综合评价,确定年度考核等级。
结果公示:年度考核结果在小区内进行公示,接受业主监督。
七、考核结果运用
1. 表彰奖励:对年度考核结果优秀(90分及以上)的业主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和奖励,优先推荐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评优评先活动。
2. 督促整改:对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60分以下)的业主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建议业主大会依法重新选举业主委员会。
3. 其他运用:考核结果作为街道办事处对业主委员会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业主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监督物业服务质量等提供参考。
业委会是业主选出来的,但是街道可以分分钟让你业委会搞不成。
街道办事处赖的管业委会,但业委会自己能干啥,我们这里的小区选个业委会都难,都需要社区去求业主当业委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还是村民自治组织
街道办事处可以对业委会实行财务事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