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的发明与意义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以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的计算机诞生,标志着现代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计算机主要元器件的发展阶段
电子管时代(1940s-1950s):体积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
晶体管时代(1950s-1960s):体积缩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升。
集成电路时代(1960s-1970s):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计算机性能大幅提升。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0s至今):计算机体积更小、性能更强、成本更低。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巨型化:高性能计算,如超级计算机。
微型化:便携式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
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国研发出第一代计算机,典型代表是103机,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十次。
103机的应用:在军事、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超级计算机:
天河二号: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曾多次位居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榜首。
神威·太湖之光:采用国产处理器,性能位居世界前列。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网卡、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功能
数据通信:
通过网络传输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数据。
例如:发送电子邮件、在线视频通话、文件传输等。
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共享:如多人共用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
软件资源共享:如多人共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数据资源共享:如多人共用文档、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
集中管理: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便于统一管理和维护。
例如:银行系统中,跨行存取款需要集中管理账户余额。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正面影响: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促进资源共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支持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现代生活方式。
假设没有计算机网络:
信息传递速度变慢,资源共享困难,生活和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
覆盖范围有限,通常在一个单位、建筑物或校园内。
特点:传输速度快、延迟低、管理方便。
例如:信息科技教室的网络、家庭网络。
广域网(WAN):
覆盖范围广,可以覆盖一个国家、地区甚至全球。
特点:传输距离远、速度相对较慢、结构复杂。
例如: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网络:所有设备共享一条通信线路,结构简单但扩展性差。
星型网络:所有设备通过中心节点连接,易于管理但依赖中心节点。
环型网络:设备通过环形线路连接,数据传输方向固定,可靠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