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军改后解放军部队取消了师级编制与团级编制,取而代之的合成旅与合成营编制,本文主要给介绍军改是怎么改的,为了便于通俗易懂,所以不太会过分纠结细节问题。
一个步兵师下辖三个步兵团(9个步兵营,27个步兵连),一个炮兵团(36门炮),一个坦克团(9个坦克连,98辆坦克),一个工兵团,一个辎重团
一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9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6门炮),一个工兵连,一个辎重连
步兵师的作战距离通常是40公里,所以步兵师配置的炮有三种:远程炮(作战距离40公里-20公时),中程炮(作战距离20公里-10公里),近程炮(作战距离10公里以内),因为远程炮为了增加射程所以成本会更高,从经济成本来核算所以三种炮搭配使用。
步兵师建制内的炮兵团只有两个炮兵营,远程炮营与中程炮营,因为近程炮营(3个炮连)被分拆给三个步兵团,至于炮兵团有三个炮兵营是为了增强火力而设定的,不是标准设置。三个炮兵营的炮统一集中在一起方便对于火炮进行日常维护,相关零配件可以统一管理。
军改后步兵师建制内三个炮营共54门炮,远程炮营(18门炮)直接改成合成旅炮兵营(18门炮),中程炮营与近程炮营共计32门,分配给四个合成营,合成营的炮兵连每个连就是8 门炮。这也造成现在炮兵连建制内有6门炮与8门炮两种编制。
步兵师的坦克团(98辆坦克)全部归师部管理,不光为了集中管理,还是为了集中坦克进行集团冲锋突破防线。一个坦克连标准10辆,3个营部1个团部各占两辆,所以坦克团共98辆坦克。
军改后取消了坦克营与坦克团编制,营部与8团部坦克空出来了,所以现在改成一个坦克连14辆,98辆坦克组成了7个坦克连分配给4个合成营,必然会出现有一个合成营只有一辆坦克。
步兵师的工兵团建制内两个工兵营:营地营与路桥营,营地营负责安营扎寨建立战时临时据点,路桥营负责修复道路与桥梁。负责一线扫雷清障的工兵战斗营被分拆到步兵营建制。
军改后工兵团的营地营直接变成合成旅作战支援营,工兵路桥营与工兵营战斗营整合组成作战支援连分配到合成营建制。
步兵师的辎重团建制内也是两个辎重营,辎重就是大量物资运输,因为总有人不理解辎重的意思。辎重一营负责将后方物资运输到师部补给点,辎重二营负责将师部补给点物资运输到团部补给点。辎重三营负责将物资由团部补给点送到一线作战部队,辎重三营分拆成团部辎重连,划归团部直属。
军改后辎重团的辎重一营直接变成合成旅作战保障营,辎重二营与辎重三营整合成合成营的作战保障连。
步兵师的步兵原来有27个步兵连,挑选其中12个连的精英步兵作为合成旅的四个合成营的步兵,其余15个步兵连要么转岗,要么转入预备役,战时可以作为步兵补入一线部队。
军改前编制步兵师:三个步兵团(三个营27个步兵连),炮兵团(远程炮营,中程炮营,近程炮营),坦克团(9个坦克连),工兵团(营地营,路桥营,战斗营),辎重团(辎重一营,辎重二营,辎重三营)
军改后编制合成旅:四个合成营(12个步兵连,7个坦克连),炮兵营(原远程炮营),作战支援营(原营地营),后勤保障营(原辎重一营)
合成营:3个步兵连,2个坦克连(有一个合成营缺编一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中程炮与近程炮混编制),作战支援连(路桥工兵与战斗工兵混编),作战保障连(原辎重二营与辎重三营混编)。
步兵师改成合成旅只是编制改革,与武器装备无关,如果要增加各种新式武器,那就是另外的事了。部队的整体框架不能轻易改变,因为要保留将合成旅变回步兵师机会。
比如合成旅建制只有7个坦克连,有一个合成营只有一个坦克连,能不能补充进去一个坦克连,当然不能,因为如果要将合成旅恢复成步兵师,这一个坦克连的坦克就没法安排了。现在这种编制下,只要补充进去大量步兵,很快就能恢复原来的师团编制。
至于武装直升机中队,攻击无人机连随时都可以补充进入合成营编制,现在说的合成营编制只是针对原来步兵师直接改过来的编制,当然可以随时补充进去各种武器装备。
红军整编成八路军时每个师都有一个炮兵营,但是整个八路军一门75山炮(当时师级标准炮)都没有,师属炮兵营只能拿到一些60炮来充数,还不能满编。所以编制框架从来就不是什么军事机密,编制只是一个大体原则 ,各个部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至于真实情况谁也不清楚。
注:文中所说的工兵团的营地营,路桥营,战斗营只是为了方便理解而取的名字,至于后面的所说的辎重各营只是因为所用大型卡车级别不一样。
对于师改旅的问题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
辎重?台🐸才用这种军语!小心钓鱼
不是1师3旅9团27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