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白莲教,一美人因家人信奉白莲被拉入其中,因为她有天分,不久就成了教主最重视的人,其他几个会法术的女子都被冷落了。
美人有个青梅竹马,是个秀才,曾求娶美人,却被美人家人拒绝。他伤心离开,几年过去,思念不减反增,对美人念念不忘,一直未婚。
某天,他听说美人入了白莲教,还担任要职。他偷偷来到白莲教,晚上与美人相会。美人也爱慕秀才,瞒着父母与他来往。
秀才见了美人,严肃地说道:“我来这里的用意,你知道吗?”美人摇头。秀才叹气道:“我不是为了攀龙附凤,我心悦你很久了,你是知道的,这次我冒险前来,都是为了你。”
美人很高兴,却听书生又说道:“旁门左道成不了大事,只会自取灭亡。你心细如发,这个道理怎会不懂?我想带你一起逃走,你若是愿意,我的诚心就不算白费。”
美人没想到他会说这事,有些犹豫,秀才苦心相劝,美人才答应,但道:“瞒着双亲逃走,这是不仁不义,请让我告诉他们,并把他们一起带走。”
二人去劝说美人的家人,但家人受白莲教影响已深,不肯醒悟。美人无法说服他们,家人却打算告发二人,美人连忙拿出两张剪纸,纸变成了鹞鹰,美人与秀才坐在鹞鹰上,被带到了远方。
秀才这才知道美人已经学会了法术,忍不住叹息道:“你是否后悔和我逃出来?你要相信我,虽然你有仙法,但用于旁门左道真的不可取。”美人笑道:“不悔。你说得对。”
二人来到小县城,谎称是逃难来的夫妻,租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因为二人匆匆出来,并未带多少东西,生活十分贫苦。秀才每天借粮卖画,美人则变卖了首饰,勉强能生活。二人越发恩爱,不因贫困而改变心志。
邻居是个绿林好汉,有很多钱财,美人对秀才道:“我向他先借1000两银子,他应该会答应。”秀才觉得美人异想天开,美人却笑着拿纸剪了一个判官,没多久,鸡笼里就有了1000两银子。
某天邻居妻子来闲聊,说道:“前几天出了件怪事,我家突然出现了一个大裂缝,里面走来一个判官,说正在建造罪孽簿,想要抵消罪过,就要我们奉上1000两银子,让他建造银灯。”
美人知道实情如何,只是笑笑,不说话。美人和秀才用这1000两银子买了牛马,建了宅院。附近强盗见他们富裕了,纷纷来抢劫,谁知刚到院子,就被美人直接大喝一声:“定!”
强盗纷纷像木偶一样不能行动,吐出舌头,任人宰割。美人说道:“我们远离家乡来此地避难,是想得到帮助,而不是被欺负。人都有落魄的时候,你们若是需要帮忙,可以来找我们寻求帮助,为何要做出这种豺狼虎豹的行为?我不忍杀人,姑且放了你们,如有再犯,定不轻饶。”
强盗们连忙磕头离开,再也没有人敢来抢美人家的东西了。
没多久,白莲教被一锅端,那些会法术的女子都被杀害了,美人的家人也连带被杀害,美人3岁的表弟逃过一劫,被秀才赎了出来。
村里人渐渐知道,他们与白莲教有关联,因为妒忌他们明明是外来户,却能迅速富有,村民们举报了二人。
秀才花了大量钱财贿赂县令才得以释放,美人对秀才道:“这是天意!我们之前那笔钱来路不正,是从邻居家哄骗而来,如今自然丧失,果然还是应该行正道。”
美人和秀才离开了小县城,贱卖家产,到另一个地方定居。美人擅长做生意,她开琉璃厂,工艺精美,人人喜爱。本是小本生意,渐渐做大,越来越富有。
她每隔几天就会检查仆人的勤惰,常常去管理工厂,也会和秀才在家品茶下棋,读书论史。她明察秋毫,无人敢蒙骗她,她又心地善良,村里200多户,她都有资助,但又不让他们成为懒汉。整个村子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每年秋天,美人都会让不能下地干活的小孩一些钱,让他们帮忙采苦菜,20年不间断,有人觉得她傻,她也不解释。20年后,天闹饥荒,美人拿出野菜掺杂小米救济灾民,村民靠它存活,没有一人背井离乡去逃难。
美人与秀才恩爱一生,再也没有不义之财,只有苦心经营所得。她带着村民发家致富,村里人人幸福,人人变得善良可靠。
故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由九木闲谈改编。这故事告诉我们:
其一,越是有特殊才能的人越容易误入歧途,有天赋,更要守住本心。美人有两次失了本心,第 一次是跟随父母入了白莲教,第 二次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借”了邻居的钱财。
然而正如秀才所说,旁门左道并不可取。入白莲教,差点丢了性命,取不义之财,后来又悉数消散,直到后来把才能用于经商,稳扎稳打,才闯出了一片天地。
把才华用于正道,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不被名利、钱财引诱,不试图走捷径,稳稳当当、勤勤恳恳才是真。
其二,无论是交友还是找爱人,都要找三观正、能共进退、能一心为你考虑的人。如果美人没有遇到秀才,她的结局也会和其他白莲教人一样。
所以作者在结尾写道:“不是人人都像美人一样幸运,遇到秀才这样的人。”知己难求,宁缺毋滥。
其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过自新,人生仍有重来日。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感谢你关注我,最近我们在读《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