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电子)自1999年上市以来,历经6次资产重组与3次再融资,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我国航天电子产业、无人系统装备产业以及物联网与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的重要领军企业。
对于航天电子而言,改革始终是其发展的主旋律。
2. 改革措施与成果2.1. 【改革背景与驱动力】自2018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纳入首批“双百行动企业”后,公司便踏上了深化改革的高速公路,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九院院长、航天电子董事长任德民坚定地表示:“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在国资委的部署、集团公司的推动以及我们自身的明确努力下,我们有信心取得成功。”
面对传统市场拓展压力和利润增速放缓的挑战,航天电子紧抓时机,积极推进改革。任德民坦言:“我们意识到,不改革就无法突破发展瓶颈。‘双百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总体策划,确保改革有序推进。”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双百行动”以及集团公司“3+1改革部署”的指引下,航天电子从全局出发,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自己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公司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2.2. 【混合改革与股权结构创新】混改被视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航天电子正积极探索并实践之。
航天电子在推动无人系统装备产业的混改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该公司下属的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与顺丰集团所属公司携手,共同创立了大型无人运输机业务公司——航天时代飞鹏技术有限公司。这一合作不仅引入了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更构建了**“国有资本+外部资本+员工股东”的多元化股权模式**。其中,航天飞鸿作为国有股东保持相对控股地位,而顺丰方与员工持股平台则共同参与公司治理。三方之间的相互监督与有效制衡,推动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完全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为央企与民企的深度合作树立了典范。
同时,航天电子在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全部完成章程修订工作,确保企业党组织能有效融入公司治理结构中,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核心任务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2.3. 【人才策略与管理变革】在人才方面,航天电子也展现出新的思路与举措。该公司致力于集聚高质量人才,通过实施“聚才、育才、励才、优才”四项人才计划,不断优化市场化用工机制。 近年来,企业引才质量持续提高,面向市场择优选拔的比例达到100%。特别是在2021年,公司投入200多万元专项资金,成功引进了包括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优秀博士生在内的高素质人才480余名。此外,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与培育,企业已形成人才成长的“雁行方阵”,涌现出众多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后备人才。
航天电子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该公司新任下属单位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正职仅为40岁,副职为36岁,成功组建了一支以80后为主体的百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储备。
在任人唯贤的原则下,航天电子全面推行了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目前,已有28家单位的149名经理层成员签订了相关协议,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了干部能上能下,激发了内部活力。此外,航天电子还制定了中长期激励推进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关键岗位人才的作用。下属的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实施了岗位分红激励和股权激励,进一步增强了骨干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在改革的过程中,航天电子始终坚持以员工为中心,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搭建技术、技能、管理三条职业发展通道,员工们能够在各自领域找到满意的发展方向,感受到只要努力就能取得进步的积极氛围。
面对未来的改革征程,航天电子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以推动航天强国建设为目标,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为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史努比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