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刘岩在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供图
本报讯 记者胡婷婷报道 “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4月29日,刘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19994例、全省第355例、辽阳市第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刘岩今年50岁,是中国广电辽宁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辽阳市分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刘岩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结缘始于2012年,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便毅然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2月,刘岩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配型成功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
捐献前的准备并非一帆风顺。刘岩需要配合完成高分辨检测、全面体检等多个环节,并克服注射动员剂带来的短暂不适。为了确保捐献顺利进行,刘岩按照医生的要求,调整作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等待期间,他还主动查阅资料,向家人科普“现代造血干细胞捐献通过外周血采集,安全科学,不会影响健康”,消除了亲友的顾虑。4月29日,刘岩在家人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经过5小时的采集,3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刘岩的体内分离出来,随后被迅速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辽宁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有效手段。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刘岩与患者能够配型成功,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