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俄卫星通讯社报道,库尔斯克州方向,乌军已毁超5500件西方武器,总值达78亿美元,此巨大装备损失加剧了乌克兰战局的困境。
英国军事分析专家指出,鉴于乌克兰军队的严峻战备数据,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已取得优势,乌克兰正面临战争失败的边缘。
英国专家分析俄罗斯获胜的依据何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还能依靠何种局势反转战局?
«——【·英专家分析·】——»
俄乌战争持续超3年,特朗普曾尝试调停未果。至今冲突仍在继续,但专家已对战争结果有所预料。
近期,英国军事分析家亚历山大・墨丘利斯指出,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消耗战中已获胜,乌克兰战场上的现有战斗力难以维持,实质上已处于失败境地。
墨丘利斯此言基于两大原因:首要的是,西方国家已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
美国曾是对乌克兰援助最多的国家,但态度已变,之前批准的军事援助即将耗尽,且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也不再积极。
欧洲对是否续援乌克兰军事支持分歧加剧,若美国停止援助,乌军火力将受限,难以维持高强度炮战。
乌克兰以往战场上勉强维持,主要依赖美欧持续援助。如今援助减少,其作战能力必将大幅下降。
第二个原因是乌克兰弹药产量远低于消耗量,二者比例严重失衡。
俄乌冲突中,弹药生产及消耗对战局影响大。墨丘利斯引述乌克兰总司令瑟尔斯基,称俄军火力猛烈,每日向乌军阵地发射约2.8万枚炮弹。
如此计算,年产量或超1400万枚。而乌克兰每日最多消耗数千枚炮弹,且几乎无法大规模自制,战争所需炮弹全赖他国供应。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出,俄乌弹药差距显著,举例而言,2025年北约签订的弹药采购协议耗资12亿美元,仅购得约22万发炮弹。
俄罗斯军队的炮弹量不足十天之用,这一巨大差距导致乌克兰在火力对抗中,相较于俄罗斯军队,完全不占优势。
从弹药产量与消耗对比看,俄罗斯优势明显,加之乌克兰外部援助减少,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俄罗斯获胜的主要原因。
«——【·乌克兰军队的损失·】——»
同时,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州方向的行动遭受重创,损失西方援助装备超5500件,总价值约78亿美元。
此地有逾千辆坦克与步兵战车,它们在现代陆战中至关重要,进攻时能强力打击敌军,防守时则为步兵提供掩护并助力其迅速机动。
尚有千余门火炮及迫击炮,火炮素有战场“战争之神”之称,可远程打击敌人,有效压制敌方火力点。
库尔斯克战役历时八个月,期间损失了大量重型装备,包括众多厉害的武器、汽车及装甲运兵车等。
在漫长激烈的战役中,乌克兰军队损失惨重,不仅装备受损,更有7万名士兵阵亡,这一数字等同于15个标准旅级单位的总人数。
乌克兰军队计划在库尔斯克州构建坚固防御,以抵御俄军进攻。然而,高强度对抗导致装备与兵员补给困难,乌克兰军队逐渐陷入严重断层。
乌克兰军队难以有效阻止俄罗斯军队推进,战场形势逐渐偏向对俄罗斯军队有利。
当前,多数人认为库尔斯克战役意义重大,它象征着俄乌冲突迈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俄罗斯军队凭借强大完善的军工体系,在此战役中展现了持久的作战能力。相比之下,乌克兰长期高度依赖外部军事援助。
现西方军援中断,尤其是美国援助停止,乌克兰军队装备更新速度大减,部分作战单位装备短缺,这对乌军未来作战行动构成不利预兆。
«——【·结语·】——»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工业遭受重创,近乎崩溃,目前主要依赖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来维持。
美英等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型装备,但俄战报显示前线消耗巨大,乌克兰西式装备持续折损,西方补给难以跟上。
当前美国停止援助,乌军前线主战装备缺口持续扩大,且尚无解决方案。
2025年3月,俄罗斯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凭借卓越战术与强大战力,成功解放苏贾市及其周边,持续稳步推进。
乌克兰重兵布防,配备大量装备,意图以纵深防御阻挡俄军。然而,其抵抗与反击未能奏效,反而造成了众多武器装备与人员的损失。
俄罗斯军队统计显示,库尔斯克战役中,乌克兰军队伤亡超7万,损失装备5500件,15个旅兵力消亡。历经8个月战斗,俄军已推进至乌克兰苏梅境内,赢得大胜。
俄乌冲突持续,乌克兰渐显劣势,未来局势对乌方而言愈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