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听起来是个和谐的词,但现实中,亲家之间的相处,常常像两座互相碰撞的山,矛盾重重。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亲家关系就像亲戚,理应亲密无间。
但不知不觉中,往往因为几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一次不小心的行为,亲家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甚至开始疏远。
身边的朋友常常和我抱怨:“我哪里得罪了亲家了?怎么感觉我们变得越来越陌生?”
其实,亲家之间的相处,有一些“定律”,只要不小心触犯,就会变得复杂和紧张。
1.别用父母的眼光看待对方的孩子亲家关系最忌讳的,是总拿自己家孩子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孩子。
“我儿子这么优秀,怎么你女儿就不能像他一样?”
“我女儿这么勤快,怎么你儿子就这么懒?”

听到这类话的亲家,心里可能早就五味杂陈了。
有时候,你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孩子抬得太高,以至于无意中贬低了对方的孩子。
你觉得是“表扬”自家孩子,殊不知,对方可能会觉得你是在嫌弃他们的养育方式,甚至觉得你看不起他们。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家庭环境和性格差异也是无法抹去的事实。
一味地将自己家孩子的行为模式强加给对方家,最终只会让对方的父母产生反感。
不要忘了,亲家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体。
在这种关系里,尊重对方的家庭教育方式,避免带有批判的眼光,是维护亲家和谐的基础。
真正聪明的亲家,懂得接受对方孩子的优点,也尊重他们的缺点,而不是总想让对方“按自己的标准”来。
2.避免过度插手子女的婚姻生活“我家儿子就这么聪明,怎么你们就不懂得照顾他呢?”
“我女儿这么勤快,怎么你们家男孩就这样懒散?”
亲家相处时,最忌讳的一点,就是过度插手儿女的婚姻生活。
有些父母以为关心孩子就是要在婚姻生活里干预一切,觉得孩子婚后的点点滴滴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事。

一旦过度参与,不仅让自己的孩子不开心,还会让对方的孩子觉得自己被不尊重。
婚姻中的亲密感也会因为这种不必要的插手,变得越来越薄弱。
你能给的建议是有价值的,但必须明白,作为亲家,你的角色是关心,而不是控制。
适时的关心有助于双方关系的亲密,但过多的干涉只会让这段关系走向偏离轨道的风险。
你和孩子的关系固然重要,但尊重儿女婚姻中的“私人空间”更为关键。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而不是两个家庭的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意,而让亲家关系变得敏感而脆弱。
3.保持自己的界限,不要随意评价对方的生活亲家相处中,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就是随意评价对方的生活方式。
“你们家怎么做饭这么简单?”
“怎么你们家孩子就不参加一些活动?”
你看似是无意的评价,实际上会让对方觉得你在否定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种“善意”的建议,可能会被当成轻视和不尊重。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方式,也有各自的价值观。
如果你总是在背后说三道四,对方家人会觉得自己被误解、被指责。
亲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互相评判。

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教育方式,尊重对方的选择,是长久和谐相处的前提。
当你能做到不轻易评价、不强加意见,亲家的关系也会因为你的宽容而更加稳固。
亲家关系就像一座桥,建得好,能把两个家庭紧密联系;建不好,可能就会成为彼此隔阂的墙尊重、理解、宽容,这三条“相处定律”,是建立亲家关系的基石。
你可能觉得,做点儿小事,帮个忙,聊个天就能赢得亲家的好感。
可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一次过度的插手,就能让本应和谐的关系,变得僵硬和陌生。
亲家不应该是远离的陌生人,更不该是针锋相对的敌人。
用心去经营这段关系,而不是靠讨好或是批评,你会发现,亲家之间的隔阂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亲情、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