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有人进京探望华国锋,华老:国家很关心我,让我住这么大房子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2025-04-03 15:53:58

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时,特意叫了华国锋的名字来见面。后来,在长沙见杨开慧的老友李淑一时,也是华国锋在一旁陪着,他还和毛主席拍了张合照。那时候,华国锋已经深得毛主席的信赖,毛主席还经常夸他是个“实在人”。这么多年来,不管是在湖南还是到了中央,华国锋都是认认真真工作,做得非常棒。

新中国还没成立的时候,华国锋一直都在山西干活,地道的山西汉子一个。

华国锋1921年在交城出生,家里都是工人。红军长征那会儿,他还在上初中。后来七七事变一发生,华国锋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抗日救国的工作。

当然,他也经历过不少大战役,像古交战斗就是其中之一。在那儿,有首特别出名的民歌这么唱:“交城游击队来啦,里头就有咱们的华政委”,讲的就是华国锋的事儿。

1949年打完渡江战役后,上面规定,华北的干部得“一半去南边,一半留北边”。因为南边新解放的地方得有人去接手工作。华国锋呢,他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他可以选去或者不去,毕竟谁也不想离开自己的老家。

湘阴是岳阳市的一个地方,它在三国时候是荆州的一部分,后来到了南北朝,才划给了巴州。再到清朝顺治年间,湘阴才真正归长沙府管。这地方海拔不高,平均也就38米,虽然水资源挺丰富的,但农业产量其实不算高。

湘潭县虽然被称为鱼米丰富的地方,可这里的农业水平不高,就连大家的基本吃穿需求都难以满足。

华国锋面对困难不退缩,拿出了在山西工作时的那股干劲和经验,到湘潭大力发展农业。他甚至带着干部们住进老百姓家里,跟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一起改进田地。他还特别强调,所有干部在农民家都不能有架子,得把自己当作农民的孩子一样。

华国锋亲自带头,凭借这种精神,把碰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整理成报告,递交给了省委。

按理说,他写的报告是交给省委的,毛主席通常不会直接看到。不过运气真好,这份报告恰巧被毛主席给看到了。

1955年,毛主席回到老家湘潭进行考察,在省委那里,他意外地翻阅到了三篇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报告文章,分别是《怎样打败右倾思想,迎来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好好琢磨琢磨农村里各阶层的情况》和《搞合作化,得紧紧靠着贫农》。这三篇文章让他眼前一亮。

湘潭是毛主席出生长大的地方,他对老家自然是了如指掌。他看了这位干部写的报告,觉得写得非常透彻,里面提到的问题都很接地气。像这样实话实说、脚踏实地的干部,现在可真是稀缺啊。

毛主席一见到华国锋,就笑着打招呼:“欢迎咱们的老百姓头头来啦。”

这是华国锋头一回见到毛主席,他压根儿没想到,毛主席会这么看重他。就因为华国锋的老实巴交,让毛主席对他另眼相看,觉得他是个诚实可靠、忠厚老实的人。

过了四个月,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举行了,毛主席特别允许华国锋参加。就是这次参会,让华国锋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他的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之后便被调到了省委去工作。

1963年的时候,他注意到湘潭这块地方近几年的耕牛数量一直在变少。到1962年底,全区只剩下27.2万多头牛了,比1957年少了4.3万头,跟1961年比也少了5200头。现在全区有1.3万多个生产队,这里面有16.6%的生产队特别缺牛。这种情况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很不利。

从那以后,华国锋干劲十足,大力推动农业发展,还特别支持刚大学毕业的袁隆平等人搞科研。他们在湖南把农业搞得有声有色,还得到了周总理的大力撑腰。

华国锋告诉袁隆平:“工作上碰到难题挺常见的,得接着钻研,别被困难吓倒。”后来,袁隆平靠着华国锋给的4000亩试验地,让杂交水稻火遍了全国。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袁隆平背后其实一直有华国锋同志在支持。

华国锋因为有本事,所以在1971年被毛主席调到中央去帮忙,他在国务院给周总理打下手,还跟好多中央领导都混熟了,就这样,一个出色的中央干部慢慢成长起来了。

毛主席把权力交给了华国锋。

从1971年到1976年,华国锋把全国的农业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连周总理都对他十分赞赏。但那时候,周总理已经病得很重了,所以大家最关心的是谁能够接替周总理的位置。

按照规矩,本该由第一副总理来接替周总理的位置,但毛主席却特别看好华国锋。

1975年12月之后,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了,快不行了。到了1976年1月5日,那是个天寒地冻的日子,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冷清清的,华国锋去医院探望周总理。由于周总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华国锋在病房里静静地待了6分钟,然后就悄悄地离开了。

这是华国锋见周总理的最后一面,到了1月8号,周总理就离开了我们。没过多久,邓颖超公布了周总理的遗愿,其中一条就是不想保留骨灰,这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毕竟之前从没这样做过。但毛主席最后拍板决定,按照周总理的意愿来,把他的骨灰撒进了大海。

周总理的事情处理完毕后,接下来该由谁来接过他的担子,就成了大家关心的大事。

周总理担任了26年的总理,在国内外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虽然现在有几位副总理表示有意接任,但这个职位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按照既定的顺序,张春桥排在邓小平之后,因此如果不出意外,邓小平接替总理职务几乎是确定无疑的。

不过,邓小平很尊重毛主席的想法,熊向晖的日记里记了毛主席和叶剑英的一段对话,毛主席提到:“小平同志退一步,让华国锋来挑大梁吧。”

“你做的事,我很放心。”这是毛主席生前给华国锋写的一张小纸条,也表明了毛主席对华国锋非常信任。没过多久,毛主席还特地批准,让华国锋同志做了中共中央的第一副主席,还当上了国务院总理。

特别是在毛主席离世的那段时间,有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支持,华国锋忙前忙后干了很多事。他不仅亲自跑到唐山灾区去指导救灾,还在10月6日那天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接着又着手建起了毛主席纪念堂。

当然,和华国锋相比,叶剑英、邓小平等老前辈资历更深,但华国锋对他们十分敬重。多年来,他一直虚心求教,采纳他们的意见,把社会环境治理得井井有条。直到1980年9月,华国锋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3.宁静的老年时光

他老了以后,大部分时间就是种种葡萄,练练毛笔字,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1990年的时候,湘潭县的几位领导,包括县长,去北京探望了华国锋。华国锋得知湘潭来人,特别开心,还特地见了他们。他感慨地说:“我在湘潭呆了十多年,那里是毛主席的老家,也跟我自己的老家一样亲。”

他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韶山区的区长毛世文,笑着打招呼道:“我妈是刘秀华对吧?我在韶山的几个合作社干活那会儿,你妈妈还是劳动模范呢。我还去你家住过,那时候你还是个小不点儿,我还抱过你嘞。”

说到以前的事情,华国锋满脸笑意。在这过程中,他还问起了湘潭现在的发展状况。当谈到如今的农业和养殖业时,华国锋感到非常惊讶,直夸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他心里特别高兴。

有人问他最近身体咋样,日子过得好不好,他没说话,直接领着大家去了后院他和夫人一起照料的果园。那里种满了自个儿培育的水果和蔬菜,旁边还搭了个葡萄架子。华国锋开心地把自家种的苹果分给大家,满脸都是成就感。

他笑着安慰道:“别替我操心,现在国家对我挺照顾的。瞧瞧,我住在这宽敞的大房子里,工资啥的都没少,平时就写写毛笔字,看看电视,再来就是招待招待来访的朋友。”

1996年的时候,70岁的华国锋老爷子和夫人一块儿去了华西、张家港、昆山还有苏州这些地方看了看。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得趁着有空多出去走走。

有报纸写了,华国锋在苏州呆了三天,每天早上和晚上的饭都在宾馆吃。宾馆里做饭的大师傅后来讲,给华国锋做饭特别简单,早饭就是牛奶、鸡蛋羹、一个小馒头或者小花卷,再炒个白菜或洋葱。晚饭也一样,要么是拉面,要么是刀削面,配的菜也很简单,一个肉菜,一个素菜,再加个汤。

华国锋在苏州的时候,有人找他签字。他爽快地答应了,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当天的日期,还说这份签名要好好保存起来。

华国锋是个正宗的山西佬,不管走到哪儿,说的都是家乡话,那一口地道的太原腔调,让人一听就能认出来。

说到家里,他和夫人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个个都很争气。他常对孩子们说,别忘了伟大的毛主席,要学习毛主席的精神。

华国锋大多时候都在家里享受晚年生活,并且他经常会去毛主席纪念堂走走。

比如说,在2007年的时候,已经86岁高龄的华国锋,在毛主席的生日那天,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眼里含着泪,大声说:“给伟大的领袖鞠个躬,再鞠一个,鞠三个躬!”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同志在北京去世,他当时87岁。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