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女生血亏?00后已经开始明码标价谈恋爱了!

大嫚谈谈 2025-02-18 19:27:35

上周末在火锅店撞见发小阿凯,

这哥们正对着毛肚发狠:"追了三年花的钱够买辆特斯拉,结果人家转头嫁了相亲认识的公务员!"

他蘸着香油恶狠狠地说:"现在谈恋爱就得跟买菜似的,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这话让我想起表妹的骚操作。

这00后丫头去年注册婚恋APP,

个人简介赫然写着:"试用期三个月,转正可谈彩礼,不接受PUA和画大饼。"

上周她带程序员男友回家,

饭桌上直接甩出Excel表格:"这是恋爱预算和结婚时间线,您看看?"

吓得我姑差点把糖醋排骨喂进鼻孔。

现在婚恋市场确实邪门。

同事老陈给女神当了两年"人形ATM机",情人节转账5200,生日送SKII神仙水。

结果上个月女神朋友圈官宣,新郎是认识二十八天的海归。

老陈在KTV吼《算什么男人》时,我们瞅见他手机屏保还是人家婚礼现场的照片。

抖音上刷到个狠人小哥,

第一次约会就摊牌:"我月薪两万五,婚后工资卡上交,但咱得先签恋爱协议。"

他真从公文包掏出打印好的文件,条款包括"每周约会不超过三次""见家长前需互查征信报告"。

评论区炸出两万多条"求模板",点赞最高的留言说:"建议民政局门口摆自助打印机!"

小区水果摊老板娘有句至理名言:"现在小姑娘精着呢,你送三个月早餐车接车送,人家当免费滴滴+美团。"

她侄女去年同时"面试"六个男生,

整了个评分表:1号男嘉宾做饭加5分,2号接送宠物医院加3分,

最后胜出的是能帮她改毕业论文的博士小哥。

不过真有人把这套玩出花。

健身房认识的95后姑娘小林,每次相亲都带计时器:"咱聊满45分钟再决定要不要加钟。"

她手机里存着标准化问题库,从"如何看待婚后和父母同住"到"二胎跟谁姓"应有尽有。

上周晒结婚证配文:"恭喜林总三个月拿下A轮婚约!"

婚介所红娘王姐跟我说,

现在年轻人来登记都带着KPI:"要车要房不算啥,有人要求对象必须学过《非暴力沟通》,

还有姑娘拿着男友的体检报告来咨询优生优育。"

最绝的是个IT男,把恋爱进度做成了甘特图,

见三次面该牵手,五顿饭该见朋友,精确得像代码程序。

民政局最新数据吓死人:2023年闪婚率暴涨37%,平均恋爱周期从2.6年缩水到11个月。

上海人民广场相亲角的大妈们与时俱进,挂牌信息新增"恋爱冷静期""违约金条款",

有位阿姨举的牌子上写着:"婚前试住三个月,不合适包退彩礼!"

当然这套玩法也有翻车现场。

朋友公司行政主管玩速配,两个月订婚半年结婚,

结果蜜月回来就为"谁洗碗机摆盘更科学"闹离婚。

现在她逢人就吐槽:"光看征信报告有毛用,该查查强迫症诊断书!"

过来人张哥在烧烤摊传授秘籍:"现在追女生就像风险投资,得讲究快进快出。"

他当年追老婆时就亮底牌:"我存款七位数但不会说情话,半年内能结婚房本加你名。"

如今女儿都会打酱油了,他搂着媳妇嘚瑟:"这叫精准打击,避免无效拉扯!"

所以啊,与其当舔狗送皮肤买奶茶,不如学学菜市场砍价的大妈。

就像我表弟在交友软件写的那句签名:"不接受模棱两可,可提供体检报告,谈就奔着民政局谈。"

这届年轻人算是活明白了——爱情这场游戏,早就不流行"无限续杯"的玩法了!

0 阅读:0

大嫚谈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