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走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原本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采取降息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当前种种迹象表明,美国降息步伐或将放缓,甚至出现了加息的风声。这一转变主要源于近期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异常强劲,在美股下跌的背景下,该数据为美联储内部鹰派言论提供了支撑。

据财联社报道,美联储理事近日强调控制通胀的优先性,暗示短期内不宜急于降息。该理事特别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对通胀的影响更为急迫,他提到美国消费者为规避关税而提前购买商品的行为,可能会对2025年初的经济活动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已有迹象显示,贸易政策带来的变化给物价上行带来了压力,因此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一个更紧迫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经历了一番波动后止跌回升,维持在100以上。受此影响,黄金价格出现短线调整。此前,在征税初期,黄金价格曾呈现强劲上涨态势;然而随着美联储政策风向的转变,黄金价格也急剧转跌。尽管如此,黄金仍较原油跌幅小,且价格维持在3000美元每盎司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指数的止跌回升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巨大压力。尽管在美元指数略有下跌时,人民币汇率仍承受着巨大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在汇率和货币政策方面的行为。美国的关税战、汇率战与金融战是相互结合的,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
对于中国而言,当前面临着汇率与股市之间的权衡。在保汇率的过程中,股市可能受到冲击,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未来预期和资金流向。在应对外部挑战时,中国需保持理论自信,不能完全依赖美国的经济理论来指导自身的政策制定。

全球范围内,通胀已成为大趋势,各国普遍面临债务压力和经济下行风险。在这种背景下,货币贬值成为竞争性贬值的大趋势。然而,如何在贬值过程中既减轻债务负担又保护自身资产价值,同时避免影响货币信用,成为各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前,中美两国均面临汇率优于股市的局面,且股市的反作用不容忽视。在这场复杂的金融博弈中,中国需要保持清醒头脑,灵活应对外部挑战,以确保自身经济安全和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