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豪华汽车市场三国杀

媚娘休息中 2025-04-10 18:17:34

2025年初,汽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整合浪潮。此前流传已久的东风和长安两大汽车集团的重组计划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与此同时,极氪和领克的合并事宜也迅速敲定,成为这一轮整合中的先行者。

2月14日,极氪与领克宣布股权交易顺利完成,标志着极氪科技集团的正式成立。随着这一交易的完成,极氪科技集团未来的战略方向更加明确:极氪将专注于30万元以上的市场,而领克则锁定2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两大品牌将携手在豪华及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展开竞争。

近年来,高端汽车市场正经历显著变化,新能源品牌逐渐蚕食传统豪车份额。极氪科技、理想汽车、鸿蒙智行等新兴力量持续发力,不断抢占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传统豪华品牌与新能源阵营的销售表现呈现明显的此长彼消态势。这种市场格局的转变,预示着豪华汽车领域即将迎来重大变革。

【01、2025,豪车销冠要易主了?】

截至2025年1月,新能源车型在高端汽车领域的市场占比已达到五分之一。这一数据标志着绿色能源技术在豪华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体现了消费者对环保型高端车型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在豪华车细分市场中,每五辆新车中就有一辆采用新能源动力系统,这一比例充分说明了传统燃油车在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被逐步动摇。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新能源技术在高端汽车领域的应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豪华汽车消费群体正逐步转向新能源车领域。这一转变在销售数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反映出市场格局的变化。

2024年,BBA三大豪华品牌在中国的销售表现不尽如人意,市场份额持续缩减。奔驰和宝马的年销量均维持在71万辆左右,虽然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同比分别下降了7%和13.4%。奥迪的销量稍逊一筹,仅为64.9万辆,同比降幅也突破了10%。这种在中国市场的疲软态势,也对其全球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正逐步被本土新能源汽车厂商所蚕食。在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以BBA(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德系豪华品牌面临严峻挑战,其原有的市场地位正被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国产新能源车企所取代。这种市场格局的转变,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崛起,以及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接受度的显著提升。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力增强,国产新能源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在重塑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根据杰兰路咨询机构的调研数据,问界M9的首批购车群体中,有一半消费者是出于家庭用车需求而选择这款车型,包括添置新车和置换旧车。在这些增换购用户中,豪华品牌车主占据了主导地位,比例接近50%。值得注意的是,在增购用户中,部分车主原先驾驶的是跑车,其中保时捷718的车主较为典型。

从销售数据的角度来看,市场份额的变动表现得尤为突出。

过去12个月里,极氪成功交付了超过22万辆汽车,而领克的交付量更是达到了28万辆以上。两家公司合计销售了50.75万辆汽车,这一数字让极氪科技集团跃居新兴汽车制造商销量榜首,超越了鸿蒙智行和理想汽车。后两家公司在去年的销量分别为44.5万辆和50.05万辆。此外,极氪科技集团还成为了首家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突破50万辆大关的汽车制造商。

尽管在销量上,新兴的三大新能源品牌与BBA仍有距离,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这些新势力正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迅速缩小差距。数据显示,极氪和领克的销量分别增长了近30%和超过87%,而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品牌更是实现了289%的惊人同比增长。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也录得了33.1%的显著涨幅。相比之下,BBA的销量却呈现两位数的下滑。这一对比凸显了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快速变化。

2025年,极氪科技集团计划将销量提升40%,全年目标锁定在71万辆。具体来看,领克品牌预计销售39万辆,极氪品牌则瞄准32万辆。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和鸿蒙智行也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分别期望实现超过40%和125%的增长率。

为实现71万辆的销售目标,重组后的极氪科技集团今年将推出五款新车。极氪和领克各司其职,分别瞄准不同价格带和细分市场。极氪计划发布三款车型:第二季度推出基于极氪007的猎装车007 GT,第三季度发布全尺寸旗舰SUV,第四季度还有一款大型豪华SUV上市。领克方面将推出两款新车,包括领克900和一款六座SUV。

BBA尚未透露今年的销售预期,但从过去四年的数据来看,销量大概率维持在70万辆上下。若2024年的低迷态势持续,不排除跌破这一关键数字的可能性。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老牌豪车品牌轻松盈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到2025年,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豪车的市场占比将持续下滑,高端汽车领域的排名将迎来重大洗牌,现有的市场格局很可能被彻底颠覆。

要赢得这场竞争,整合资源和加强协作至关重要,这也是极氪与领克合并的主要原因。通过合并后的业务调整和品牌定位,极氪科技集团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极氪将专注于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主打中大型车型;而领克则聚焦20万元以上的价位,主要推出中小型车。双方将联手冲击豪华新能源市场。

今年本土高端新能源品牌发起的市场冲击,实际上推动了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创新发展,这种竞争态势对整个汽车行业形成了良性循环。

【02、混动,BBA与极氪们必有一战】

近年来,一批国产高端汽车品牌崭露头角,其中包括理想、鸿蒙智行和极氪科技等新兴力量。这些企业正在挑战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稳固地位。它们凭借创新的技术路线和独特的市场定位,逐步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通过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推出智能化、电动化的产品,这些本土品牌正在重塑豪华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它们在设计理念、技术创新和服务体验等方面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为国内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些品牌成功打入高端市场的关键在于选择了混合动力技术,特别是增程式插电混动车型。这种策略成为它们赢得豪华车消费者的重要法宝。

2024年,混合动力车型的销售增长表现最为突出。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各类动力系统的销量增幅差异明显。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零售销量增长最快,分别实现了78%和73%的增幅。相比之下,纯电动车的销量增长仅为23%。这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是推动整体销量增长的关键因素。

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倾向正在悄然转变。

新能源车在加速性能上有着燃油车难以比拟的优势。2024年10月,极氪001 FR以2分16秒39的圈速刷新了上海国际赛车场的量产车纪录,同时也在株洲、珠海、天马、浙江和上海五大赛道中创下了中国量产车的最快成绩。近年来,包括极氪、小米在内的新能源品牌纷纷在这些赛道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

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仍心存顾虑。相比之下,混合动力车型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在市区短途行驶时,它能像纯电车一样享受快速加速和低廉的用电成本。而当需要长途驾驶时,燃油发动机又能提供充足的后备动力。这种灵活的动力组合,既节省了日常开支,又解决了续航困扰,因此吸引了许多原本青睐传统燃油豪车的用户。

尽管增程式电动车有其优势,但也不可忽视其固有的缺陷。这类车型的混合动力系统难以提供纯粹的电动驾驶体验,尤其是在内燃机启动为电池充电时,产生的噪音和震动会显著降低驾乘舒适度。有用户反映,即便是在高端增程式车型上,当增程器开始工作时,整车的品质感会急剧下降,发动机的运转声和振动堪比低端车型,严重影响使用体验。这种从豪华感到廉价感的突然转变,往往让消费者感到失望。

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新兴企业正积极研发创新方案。

极氪科技集团计划于2025年发布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该技术整合了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三大领域的优势,既保留了电动车安静高效的特点,又有效缓解了用户对续航里程的担忧。具体来说,新系统将采用900伏高压平台,显著提升纯电模式的性能表现。

今年推出的新款车型将全面引入极氪的超级混合动力系统,首款应用该技术的将是全尺寸旗舰SUV,计划在今年上海车展上首次展示。这款SUV预计在第三季度正式上市,同时,另一款高端豪华SUV也将采用相同的混合动力技术,并计划在第四季度发布。

中大型车辆采用混合动力系统更为合理。这类车型由于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单纯增加电池组容量不仅会提升整车重量,还会影响充电性能。混合动力技术能够有效平衡动力输出与能耗,在保证车辆性能的同时,避免纯电动方案带来的额外负担。这种动力配置既能满足中大型车的动力需求,又能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领克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发布一款名为领克900的新车型,这款车采用全新的SPA Evo大型电混平台打造,标志着极氪和领克合并后的首个重大突破。接下来,领克的重点将放在推动EM-P智能电混系列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上。

从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观察,传统高端品牌已敏锐捕捉到市场格局的转变,正积极调整战略以应对新挑战。具体表现为,这些品牌正加速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奔驰为例,其最新推出的CLA系列将搭载轻度混合动力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两种版本。与此同时,沃尔沃也将其战略重心转向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电动车型的开发,展现出对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布局。

到2025年,高端汽车市场将迎来混合动力车型的激烈竞争。这一细分领域的较量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各大豪华品牌将纷纷推出混合动力车型,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上展开全面角逐。这场混动车型的市场争夺战,将重塑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成为未来几年汽车行业最具看点的领域之一。

【03、智能化,给BBA的致命一击】

在技术创新的赛道上,传统豪华品牌BBA或许还能凭借多年积累进行抗衡。但国产高端品牌已握有一张王牌——智能化,这正是长期占据燃油车市场主导地位的BBA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前,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普遍装备了基础智能驾驶技术,如自动停车、自适应巡航和车道辅助等功能。新兴企业如蔚小理和鸿蒙智行,正将高速和城市自动驾驶技术推广给更多用户。在智能座舱方面,高清触控屏和语音控制等交互功能已成为标配,普及程度较高。

到了2025年,DeepSeek迅速走红,大大加快了AI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步伐。与此同时,新兴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推动AI技术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深入应用。

到2024年末,极氪的自动驾驶技术通过AI大模型的快速升级,成功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无需依赖地图的NZP系统,使其成为首个进入行业顶尖水平的自主研发企业。2024年,极氪计划启动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D2D功能大规模测试,并在4月全面推广这一技术。

极氪和领克将全面采用极氪自主研发的浩瀚智能驾驶系统,并在硬件及智能驾驶控制单元等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生产。领克900作为全球首款搭载英伟达Thor智能驾驶芯片的量产车型,预计在第二季度上市。与上一代Orin芯片相比,领克900在智能驾驶计算能力上可能实现翻倍提升。

极氪科技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设定了更具挑战性的目标。集团CEO安聪慧表示,极氪自主研发的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即将投入实际应用,配备该技术的新车型计划在今年上海车展上首次展示,并有望在年底前实现量产交付。若进展顺利,极氪有望成为行业内首批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制造商。

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极氪科技集团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步伐,积极布局智能座舱技术。该公司准确把握了当前AI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趋势,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车载系统开发,致力于打造更智能、更人性化的驾驶体验。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极氪科技正在智能座舱领域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

杭州作为极氪总部的所在地,已经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基地。这个城市孕育了众多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其中“杭州六小龙”尤为引人注目。这六家公司在AI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分别是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它们各自在人工智能的不同细分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共同推动了杭州乃至全国AI产业的快速发展。

极氪科技集团在AI领域的布局占据了绝佳优势。作为首批与DeepSeek合作的车企,极氪自主研发的Kr AI大模型已与DeepSeek R1大模型实现深度整合。为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极氪在成立之初便专门设立了智能发展部,专注于前沿科技的探索。此外,极氪还致力于将AI技术应用于集团业务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迅速改变汽车产业的格局。特斯拉将未来发展的重点放在了人工智能上,计划到2025年以此为主要增长动力。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的首席执行官李想已经调整了工作重心,不再直接负责车辆制造,而是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这一系列变化表明,人工智能已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BBA等传统高端汽车品牌若不能及时调整战略,积极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将面临市场份额的迅速缩减。特别是对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95后和00后消费者,他们对科技和创新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可能导致他们逐渐放弃选择BBA等传统品牌。因此,这些老牌车企必须迅速适应变化,利用AI技术提升产品和服务,以吸引和保留新一代消费者。

当前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的运作模式不再适用,市场环境呈现出全新的特征。企业面临的选择和决策框架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深入到商业逻辑和运营思维中。适应新规则成为每个参与者的必修课,只有及时调整策略,才能在变革中把握机遇。这场变革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

图片出处 | 视觉中国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