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高铁建设依然火热的大背景下,中部大省湖北,做出了一个让人十分意外的大动作。
湖北省在“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中,主动调减了7条高铁线路,包括武汉至贵阳高铁、武汉至南昌高铁、安恩张铁路、常岳昌铁路、仙洪监铁路、十堰至宜昌高铁、黄冈至安庆高铁。

对于湖北为何会主动取消这7条高铁,在规划里也做出了详细说明。这7条高铁的推进不达预期,在十四五规划期内已经无法实现,所以主动取消了。
其实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高铁降温已成必然。未来不止湖北,很多省份的高铁规划,都难实现。
湖北主动取消这7条高铁,主要还是受国家新规和投融资制度影响。
1、未纳入国家规划:如武汉至贵阳高铁和武汉至南昌高铁,因未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且涉及多省协调,最终被放弃。
2、建设成本和效益问题:如十堰至宜昌高铁,因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投资大、人口少、效益差,国铁集团认为其建设必要性不强。
3、政策限制:国家新规要求高铁需覆盖人口密集区域,且既有高铁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则上不得新建平行线路。
此外,湖北省在“十四五”期间也增加了一些项目,如花湖机场铁路联络线、武汉枢纽直通线东延线和荆州至岳阳高铁。这表明湖北省在高铁建设上仍有一定的推进力度,但更加注重项目的实际效益和国家规划的一致性。
湖北省的规划调整绝非偶然。自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以来,中国高铁以年均3500公里的速度狂飙,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但2020年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高铁建设正式进入“冷静期”。这份被业内称为“高铁新政”的文件,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规定高铁运营初期的能力利用率不得低于80%,为地方政府的“高铁冲动”套上了缰绳。
以十堰至宜昌高铁为例,这条规划中的鄂西大动脉穿越秦巴山区,桥隧比高达85%,每公里造价超过2亿元。但沿线20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不足百万,预计客流量仅为设计能力的30%。
当经济账遇上生态账,当发展冲动遭遇效益约束,项目的下马成为必然选择。这种取舍背后,是国家对基建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清醒认知,更是新发展理念在交通领域的具象化落地。
在7条被调减的高铁线路中,武汉至贵阳高铁的取消最具典型意义。这条连接中部两大中心城市的高铁,表面看具有显著的战略价值。
深入分析发现,既有沪昆高铁通道能力利用率仅65%,平行建设新线将造成资源浪费。更关键的是,项目涉及鄂湘黔三省利益协调,在跨省财政分担、线路走向等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这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困境,暴露出地方竞争思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深层矛盾。
黄冈至安庆高铁穿越的大别山区域,既是革命老区又是生态敏感区。项目不仅面临350公里时速高铁的环保审批难题,更要平衡老区振兴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诉求。当建设成本突破300亿元大关,而直接受益人口不足200万时,决策天平自然向效益端倾斜。

湖北取消了7个高铁,同时又增补了一些项目,体现了资源在集中化。在武鄂黄黄都市圈,高铁站点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接驳时间压缩至10分钟,这种“零距离换乘”理念正在重塑城市空间结构。而在江汉平原,汉宜铁路开行的“公交化”列车,以15分钟间隔实现城际通勤,开创了高铁服务都市圈的新模式。
所以湖北主动取消7条高铁并非坏事,而是在后高铁时代,只有统筹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没有人口的高铁利用率低,而且耗资特别大,简直无益。砍掉是正确的决策!钱要用在刀刃上!个人家庭是这样,国家也是一样![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高铁是高速便捷交通工具,不是常用通勤车,应该是连接省会大城市和重要的重点城市的交通工具,是国家交通的主干线,大动脉。各省内的交通应以公路为主,配以部分动车或绿皮火车,形成有效的交通网络。现在搞县县高铁做法,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便捷的快速通道用时延长,没有达到亮铁的初衷。为什么高铁巨亏,也许原因也在这里。
城际铁路好多都没人坐,还不吸取教训?
发现高铁动车可以,别取消K字头T字头列车呀!现在去哪只能买高铁动车票,实在太贵了!我有的是时间,但是没钱!
高铁的确需要降温了,高铁为什么亏损,就是乱建太多的客站了,为了一几私利,相邻很近的县都建高铁客运站,一个高铁客运站建的成本就是几个亿,还有配套设备,管理人员,一天没几辆高铁停,一天不足百人的高铁客运站有必要建吗?有的高铁客运站说白了一天的旅客还没有工作人员多,各地都在争,反正都是国家钱,很多地方建高铁客运站目的就是争个名声,并不能起到带动经济发展,建站的事真的要慎重考虑,否则高铁的亏损无法改变。
十宜高铁的客流不是十堰和宜昌两地的常驻人口,应该是旅游人口,所以旅游线路的论证有问题
再过20年许多高铁亏损会停运
全部集中在武汉交汇不是个好事。一旦导弹袭击武汉高铁站,那就基本上瘫痪了
湖北实事求是,不为虚名,量力而行!
明智一点,长距离骨干线路需要高铁,短途非骨干线路还是普通铁路经济实惠。
我们这儿有条动车线路,因未纳入国家规划 ,投资完全靠地方筹集,至使票价奇高,被我们称为“水鱼号”。不想把自己当作水鱼的,就别急着争上高铁了!
铁路空白区域新建线路适合,时速200快铁,兼顾货运,增加效益,一昧追求高铁,特别是人口稀少山区,高铁肯定亏损。
高铁票居高不下,很多人啥不得坐,宁愿坐绿皮火车,慢一点,包括我也是一样,[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宁愿绿皮卧铺,不买高铁坐
村村通高铁!
我愿意睡一个晚上到,不愿意坐四五个小时的高铁!人体舒适,经济划算!
高铁不能再乱建了,太多了浪费,人流量不多的绝对该砍掉!
只要修高铁高速公路亏损就追责,看谁敢乱规划乱修建。
以后有多少高铁闲置停运
高铁不能跑货车,光靠客流不能盈利,还需要发展高铁物流。
平原高铁山区飞机这样的规划布局才更合理,比如新疆西藏有普通货运火车即可,其他可以采用小型机场小型飞机更合理利用
不要过度建设
发展民生小项目,胜过这些高大上的项目
看看好多县城的高铁站都没人
对平台追责
一个车厢一两个人还是有的[点赞]
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湖北先行!值得赞扬!
车票太贵了所以没座的不是人少。
一楼楼主说的真对。高铁就应该是快速连接大省会和大城市之间的工具。没必要到一般城市和县。没有高铁的要大力开发动车和快速列车还有公路运输。
高铁、高速公路都可以降温了,把资金投入到航母和潜艇建设,加强国防刻不容缓!
明知的,不能一味追求速度
客货共运的铁路才是正途,省与省之间高铁,市与市(长线)客货共运通快速铁路。
高铁就应该在地级市才可以停,其他的都不用停了。减少车站,减少服务人员。
私家车普凡这么高,每个省有那么几条主动脓高铁足已,高速或快通路网络完善才是最好的
与荆州相关的铁路随便砍,7条起码有3条和荆州相关,反正下面县级基本上都是没有铁路[点踩][点踩]
湖北能搞出天门南站和仙桃西站这样的闹剧,高铁降温是必然的了,可惜了刘跨越
人口出生率降低到原来设计时的多少了,高铁这种东西建造,维护成本可不是个小数
十宜高铁应该走襄阳荆门
搞那么多高铁🚅浪费不少
胡闹,这几条都是重复建设
再建高铁,就是筑高债台
有些城市追求“米”字型高铁布局
绿皮车经济实用便宜 老百姓坐得起!多发些车次
呵呵,改修飞机场了!
全国都该停止大基建。
绿皮车一提速其实没高铁啥事
以前经常看到高铁拉着空车皮跑来跑去
乘不起啊,现在很多航线的机票只有高铁的一半
关爷鸟事
动车开通之前,天没亮就要从村里出发,到镇上转车又到另外一个镇再转车才有到广州的大巴
每个城市都把高铁站建设在城市的边角,试图拉动边角经济,大多数乘客花在转车的时间精力远超速度带来的优势,这是高铁没落的根本原因。
差不多该停了,应该削减运营成本降低价格以促进客运量维持正常运转,太多了会导致资源浪费,最后还是大众买单
试问又有几条高铁能盈利?能还上每天的利息吗?
因地制宜 要长期性价比最高!
建这么多高铁高速有什么用
厦深高铁汕尾段,和广汕高铁平行最近的地方只隔了5公里。批这个高铁的人的脑子糊翔了。
可地铁又可能因刺激而大建乱建?
确实没必要搞这么多高铁,高等级普铁倒是可以多修点,普铁可以大量运货,客运时速可以跑到200,其实也没差太多。
现在的高铁就像前几年的地铁,各地方一窝蜂上项目建设,最后只有几个盈利的。很多都是浪费资源。
坐不起[呲牙笑]
放他妈狗屁,高铁从来都不是省级审批、投资、建设、运营!
这就像高铁东莞南站一样,建在一个鸟不拉屎,交通极不方便的偏僻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客流,这样的高铁站不亏本倒闭才怪!
当时我就说了,十堰到宜昌不适合建高铁,两地交流的乘客群体太小,还要跨越这么多山区,一直跑到报废也回不了本
明智之举。
早该刹车了,交通线该按经济发展来修
主要是没有钱了
想想慌报军情要枪毙!这个最起码得罚奖金啊!
常岳昌不归湖北管吧
荆州应该开通至岳阳的高铁!
高铁只能拉人...人不多,肯定亏损
计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