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美国要求欧盟在6月5日对中国电动车征收临时关税。
结果,今天欧盟却宣布推迟这一计划。
这一消息出来,很多人瞬间沸腾了,甚至认为欧洲开始脱离美国,不再听从美国的指挥了。
事实上,根本没人看得懂欧洲的“小心思”。
欧洲是不可能脱离的了美国的控制,只是在某些方面上,欧洲可以做出一些违背美国意愿的动作。
我看了一下,欧洲推迟“对华行动”的理由,是因为欧洲议会即将开始,要选出新的欧盟主席。
对于现任的欧盟主席冯布莱恩,欧盟内部也存在不同的意见。
其实,关于冯布莱恩的做法,欧盟内部早已经不爽了。
因为当初欧盟发起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就是冯布莱恩一手推动的。
甚至她还曾公开表示:欧盟不害怕与中国打贸易战。
冯布莱恩如此明目张胆把欧洲与美国捆绑在一起,自然会引起欧洲国家的担心。
你想想,德系车每年的销量有一大半都是依赖中国市场。
今天冯布莱恩这么搞,不就是要砸欧洲车企的饭碗吗?
美国或许有这个资本跟中国打贸易战,欧盟拿什么打?
这也是为何这两年,法国、德国都先后过来访华,并且释放出巨大诚意,跟我们签下了多单大合作。毕竟跟着美国一天饿三顿,但跟中国合作起码每一顿都能吃饱。
再说了,如果欧盟也跟着美国大搞“征收关税”,那最终受伤害的必定是欧洲消费者。
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电动车仅占总量的1%左右,但出口欧洲却高达40%。
这意味着什么?美国的“制裁”或许是“制了个寂寞”,但欧洲不一样!
要知道中国出口欧洲的电动车当中,很多都是欧洲车企在中国本土生产,然后再销往欧洲。
除此之外,如果欧洲真的要跟着美国的步伐“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那买单的还不是欧洲消费者,那最后欧洲老百姓会有怎样的反应?
可以参考之前法国的“农民大游行”!
事实上,关于欧洲汽车行业,当下的大势就是与中国车企合作。
看看德国车企的行动就知道了。奔驰、宝马奥迪都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与合作。
而且德国汽车制造商也说过:我们不需要行业保护,征收进口关税反而阻挡了我们全球化进程。
是的,在这方面德国车企自然是最有发言权。
不管是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还是中国车企到德国建厂,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局面。中国车企到德国建厂,带去的是智能化、智能交通以及自动驾驶等新技术。
而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西班牙、法国等欧盟国家也在“复制”德国的模式跟中国合作。
说句不好听,欧洲在燃油车时代,对中国已经封锁了几十年,但结果不仅没有遏制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甚至还在今天的新能源时代,被中国实现了弯道超车。
所以欧洲人自然明白,封锁根本阻挡不了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
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如果欧洲还是抱着以前的“零和博弈”思维,那欧洲的汽车工业终究会落幕。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在几十年前,欧洲人可以嚣张跋扈地说:“就算给中国人图纸,也造不出来发动机。”
但今天,中国超过了德国、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所以啊,欧洲想要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第一步就是要清除掉美国安插在欧盟的“内鬼”。第二步才是部署“独立自主”的战略计划。
还是那句话,中欧之间本来就不存在利益冲突,更没有所谓的地缘政治矛盾。
反观,双方的利益会基于合作实现共赢。
看来,德国、法国自从访华回去后,就好像大梦初醒了一样,如今走的每一步都在美国的预料之外。
而今天欧盟的推迟“对华行动”,或许是打响“反美霸权”的第一枪,更是欧盟实现“独立自主”的号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