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建筑师普遍都在服务精英阶层时,有一位特立独行的建筑设计师对此却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强调对各种工业、生活材料的再发现和再利用,他为在灾难中失去家园的难民们设计便捷简朴的庇护所,他的建筑作品体现着为平凡大众而设计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也获得了“侠客建筑师”的称号,他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怪才建筑设计师——坂茂(Shigeru Ban)。
©坂茂事务所
作为21世纪最有创造力的建筑师之一,坂茂的建筑作品遍布全球,却都不以博眼球的地标闻名,他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财富,并于2014年获得了素有“建筑界奥斯卡”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随后又在2019年成功接下了因火灾受害的巴黎圣母院的临时展馆设计。
图源:学海网
巴黎圣母院临时展馆设计概念图©坂茂事务所
坂茂总是说,“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应仅仅是为上层阶级的人服务,而更应该为普通大众服务。”。因此坂茂的身影还常常赶赴在“灾后重建”的现场,汤姆士·普利兹克曾这样评价他,“坂茂在救灾工作中表现出对人道主义事业的执着,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创新不以建筑类型为界,爱心不以预算多寡为限,坂茂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地震后重建的纸板大教堂 Cardboard Cathedral © Bridgit Anderson
海啸后重建的斯里兰卡基林德 © Dominic Sansoni
汶川地震灾后建造的华林临时小学 © Li Jun
建筑幻想家的成长之路1957年坂茂出生于日本东京,先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和纽约库柏联盟建筑学院求学,1982年,毕业后的他回到东京进入著名建筑师矶崎新的工作室工作,3年后在东京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图源: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坂茂的设计思想其实和他幼时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父亲是一位喜欢古典音乐的商人,母亲则是高级女装成衣设计师,因此他从小就处于创作环境中。他自小成长的传统日式住宅经常由传统木匠修复,这引发了幼年时期的坂茂对传统木工的迷恋,不仅如此,日本政府从小灌输给孩子“把东西丢掉是一种浪费”这样的意识,因此他对可回收、可再次利用的材料一直颇感兴趣。
日本传统住宅
在大学求学期间,受纽约库珀联盟建筑学院院长约翰·海杜克的启发,坂茂开始聚焦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系统。在许多情况下,他用普通的材料,如纸张,木材,布料,海运集装箱等以奇怪的方式组装成建筑,赋予这些普通材料新的生命:他用集装箱作为建筑材料设计了游牧博物馆,采用传统木工技术创造了位于苏黎世的Tamedia办公楼,以竹编结构与木结构结合的方式创造了著名的巴黎蓬皮杜梅兹中心......坂茂的建筑实践从未止步,并且总能够以非常规的方法为建筑赋予简洁而优雅的非凡魅力,逐渐成长为一位与众不同的“建筑幻想家”。
游牧博物馆 ©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Tamedia办公楼 ©Didier Boy de la Tour, Shigeru Ban Architects
蓬皮杜梅兹中心 © Didier Boy De La Tour
坂茂设计的木结构建筑合集坂茂对于木结构建筑逻辑的呈现,与中国官式木结构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抬头即是抬梁木架,斗拱、柱子的传统木结构力学体系如出一辙,因此虽然他的建筑理念里并没有刻意强调东方概念,但却让亚洲人能够感受到某种天然的亲切感,是真正的“大木作”建筑大师。
瑞士欧米茄园区 © Didier Boy de la Tour, Philippe Zinniker
九桥高尔夫俱乐部 © Hiroyuki Hirai
塞纳音乐厅 © Luc Boegly & Sergio Grazia
由布院市民游客中心 ©大分·汤布院
大分县立美术馆 © Hiroyuki Hirai
阿斯彭美术馆 © Michael Moran / OTTO, Derek Skalko
JR女川町火车站,图源:筑讯网
淡路岛‘禅坊靖宁’ © Hiroyuki Hirai
Shishi-Iwaz 民宿 © Hiroyuki Hirai
Odin Hills木屋别墅 ,图源:腾讯网对话“纸建筑”之父坂茂
坂茂木结构设计方案合集探索材料的构造性,并以衍生出的空间为结果的设计方式是坂茂建筑的一大特色,他通过创造快速、经济、可持续的建筑方案,在建筑设计中注入对世界、环境以及人类的真诚关怀,在建筑这条道路上不知疲倦地前行着,用乐观的态度向世人传达建筑师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对创造美好的低碳建筑新世界的不懈追求。
猫头鹰威士忌酒厂方案 ©坂茂事务所
杭州新艺术文化地标方案 ©坂茂事务所
比利时混合住宅楼方案 ©坂茂事务所
乌克兰利沃夫医院CLT外科大楼方案 ©坂茂事务所
温哥华阶梯公寓设计方案 ©坂茂事务所
中林木结构 预建碳中和